1942年2月4日至21日,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出访印度,会见了印度独立运动领袖甘地,向甘地等人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印度独立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也期待印度国民大会党看清日本侵略者的真面目,支持中国及盟国抗战。这次印度之行是蒋介石执政后首次出国访问,也是晚清以来中国开展的首次大国外交。
蒋介石抵达印度后,渴望立即会见甘地和尼赫鲁,但遭到英印当局的多方阻挠。2月10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向蒋介石夫妇转达印度总督林里资哥的意见,劝蒋不要到甘地的居住地会见甘地,以免抬高其地位和声望,损害英国人的体面;11日,卡尔又来见蒋,说总督要求蒋不可去孟买见甘地,只能召其来见,蒋介石对此非常愤怒;12日,丘吉尔来电,重申蒋切不可亲访甘地,蒋介石很不高兴,回电称不必“悬虑”,已放弃此想。
2月14日晚,蒋介石收到甘地函电各一,为“吾人所不能控制之环境”而不能相见深感惋惜,信件中说“任何国家一旦失去自由,乃千百年长久之损失”。
2月18日,在蒋介石的坚持下,英印政府应允两人在加尔各答白拉尔公园会见。会见时尼赫鲁也在座,但未发一言,自始至终都是蒋介石与甘地二人对谈。
会谈原定由中方人员董显光任翻译,但甘地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请求:“尊夫人熟谙英语,声音又非常美妙。您是中国政府的首脑,同我这个平民交谈,可否不讲外交礼仪,让尊夫人为我们翻译,让我听听她美妙的声音?”蒋介石欣然同意。
会谈中甘地向蒋介石阐明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真谛,他说:“有人称不合作运动是弱者的武器,是一种消极的斗争方式,我不能同意。我的最终目的是要用非暴力来反抗暴力,以非暴力来代替今天世界上处处横行的暴力,争取人权,维护人类的尊严。”
当时甘地已经70多岁,年老体弱,不能长谈,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会。午饭后会谈继续,一心想劝说甘地参战抗日的蒋介石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日本和德国入侵印度,先生也用不合作的方式对待他们吗?”
甘地干脆地回答:“不合作!绝对的不合作。”
蒋又说:“如果英国答应5年或10年让印度独立,这样便实现了您奋斗的目标,先生愿意现在同英国合作吗?”
甘地答称:“如果英国以我停止活动为条件,答应5年或10年后我们独立,我必定加以拒绝。因为这个所谓合作,实际上就是同暴力合作,而独立是绝不能用与暴力合作的代价换得。否则我的50年生命史就将重新写过。”
蒋介石说:“不合作的方式用在印度或许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无异议。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动员印度国民参战,站在同盟国一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法西斯,这样,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中国就可提出让印度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争取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努力。”
甘地答道:“贵国既然是英美的同盟,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盟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呢?可见英美的‘民主’‘同盟’是假面具。”
蒋介石还想继续劝说下去,但甘地竟置而不答,不再发言。对于这次会见,蒋介石非常失望,他在日记中写道:“彼惟知爱印度,有印度,而不知有世界及其他之人类也。”
(《法治周末》6.10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