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18日 星期六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18日   06 版)
    赛·托姆布雷的黑板画
    罗伯特·雷曼的空白画

      5月10日晚,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专场上,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82年的作品《无题》以5730万美元成交;5月18日举办的苏富比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总额达到了2.4亿美元,其中,托姆布雷的标志性黑板画《无题(纽约市)》领衔,以3670万美元成交。

      虽然在西方艺术品市场风光正好,“战后艺术”却因其画风“诡异”而在中国遭遇了汹涌的讽刺和调侃。

        观众直呼看不懂

      刚刚在佳士得拍出高价的赛·托姆布雷,他的大尺幅黑板画系列作品《无题(纽约市)》引发国内网友们的热议:乍看上去,仿佛是黑板上几行连续的圈圈,和小朋友的涂鸦几无二致。

      “咋跟我家娃画得差不多?”“这种画只要有人开个价,我分分钟把这个世界画破产……”观众纷纷吐槽,这让记者不禁想起两年前,极简主义大师罗伯特·雷曼的一幅名为《无题》的正方形油画,最终卖出了9200万元人民币,也曾让中国艺术爱好者疑窦丛生:“一幅‘空白画’为什么这么贵?”“这难道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买画的人是‘缺心眼’还是为了‘洗钱’呢?”

        “看不懂”艺术品的背后

      其实,发出嘲讽之声的人很少真正地去研究一下这些他们不理解的作品。比如罗伯特·雷曼极简主义的“空白画”,其实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密布了绿色和蓝色的短促线条,他花了大半辈子研究材料,使用丙烯、乙烯、油画棒、石墨、胶水等各种材质在不同的布料、金属、复合材料板纸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今天,极简主义的这种探索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很多的时尚设计和产品。

      再比如,托姆布雷的“黑板画”,其实是用油画材料画在画布上的。他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大师之一,以将潦草书写、素描与涂鸦和油画相结合而著称。他在二战时做过谍报员,需要深夜在昏暗的舰艇里做译码工作,因而练就了一手盲写的功夫,也促成了他在艺术表达方式上的顿悟契机。他有些像西方的狂草大师,虽然写的并不是书法,但看似随意的线条却透露出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力量。这些看似纯粹偶然形成的画面,背后实则是艺术家精心编织的一张关系网。很多人之所以会对托姆布雷的艺术不以为然,是因为这种艺术样式在他们所能接受的审美范围之外,这其实是一种“成见”。

        当代艺术已脱离视觉概念

      复旦文博系的首届毕业生,石建邦毕业之后曾经在佳士得拍卖行在沪办事处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在佳士得的那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当代艺术是怎么回事。我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觉得这些东西就像垃圾一样,不知道为何这些色块、立方体或者一块近乎空白的布,能卖几百万、上千万美元。后来过了两三年,自己读了一些书,见了不少原作,慢慢体会,才终于能够理解它们的‘了不起’。”

      “抽象艺术乃至当代艺术从根本上已脱离了视觉概念,它背后蕴含着对艺术、文化、社会发展方向全方位的思考,成为一种富有思辨性的‘科学’。”沙孟海书院书法研究员陈磊建议,通读一下艺术史,了解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在艺术史链条中所处的环节,对于理解这些艺术品会很有帮助。

      (《广州日报》6.5 金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