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

    “大数据填志愿”不靠谱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16日   02 版)

      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的产品,其中就有资深老师“一对一”报考咨询服务,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记者与几家机构电话沟通后,对方均表示需要面谈。

      目前很多咨询机构推出了专家级套餐服务,包括潜能测评、生涯规划加志愿填报,套餐种类丰富,费用居高不下。如资深专家的全程服务费是39800元,培训机构承诺,整个服务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考生被大学录取。

      当记者对交费后是否能保证被录取心存疑虑时,几乎每家机构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并且都表示,他们所提供的方案是运用大数据得出来的,可靠程度非常高。

      在采访中,各机构都主打运用大数据进行志愿填报。数据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考生经过各种测评后得出的数据;另一组为各机构平台储存的数据库。

      面对复杂的报考规则,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大数据库,那确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实际上,某在线教育机构人员透露,并没有很明确的大数据分析方式。

      专家指出,如果数据推测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很低,从而就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这些数据只能呈现过去,不能预测到未来。当考生依据数据做出选择时,就会改变这个数据未来的状况,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留心。”

      专家提醒,完全相信大数据和咨询机构填报志愿会带来新的风险。怎么填事关考生的前途,家长和考生应做好功课、心中有底,才能理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羊城晚报》6.12)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