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晚上睡觉,感觉心跳比白天还快,这意味着你的心脑血管可能存在隐患。
“杓型心率”消失要当心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心率也有节律。多数人从清晨开始,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心率也会逐步增加;到夜间则逐步下降。这种“白天快夜间慢”的变化趋势,如果绘制成曲线图,就像个“杓子”,故这种曲线的心率被叫做“杓型心率”。杓型心率特点消失,意味着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大大增加。
南京鼓楼医院心脑血管专家张苏明、郭冠军、彭钰、孙步高等,观察了两组高血压患者。非杓型心率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是杓型心率组的两倍以上,高达71.70%。
夜间心率提示治疗效果
一些初期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是“杓型心率”。当患者病情加重,这个“杓子”就会消失,特别是在心衰患者身上常见。
在对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后,很多患者白天心率有一定下降,但夜间下降更多,此时杓型曲线就会有部分恢复。如果治疗后,夜间心率不降反升,则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
因此,杓型心率不只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还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心率的几个重要数字
健康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人为60~80次/分。心率超过80的人,其心功能相对要差一点。
如果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不超过160次/分),或者婴幼儿超过150次/分,属于窦性心动过速。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在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相反,如果低于60次/分(40次/分以上),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大都是疾病所致,多见于心脏病患者,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需要尽快去医院。
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
(《老年日报》6.4 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