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09日 星期四

    “国有经济是执政基础”站不住脚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09日   06 版)

        当前,不少人将国企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标志,并且认为它们是执政基础。有人认为,国有化就是社会主义,奥巴马采取国有化的措施以后,就说奥巴马也要搞社会主义了。这就是简单地把国有化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

        如果完全按照“国有经济是执政基础论”的定位,那么,国有经济就只能进、不能退,因为进才能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退就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但实际上,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才能调整结构。

        从历史的实践来看,这种“基础论”也是站不住脚的。苏联垮台的时候,一统天下的国有经济为什么没有支持苏共继续执政,为什么没有支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继续下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比重都是比较高的,英国为29%,法国为33%,意大利为30%,联邦德国为30%,日本于1980年初达35%,没有哪一个人说它们是搞社会主义。再说我们浙江的现象,浙江地处沿海,国家投资少,当然国有经济比重低了。虽然国有经济比重较低,但是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很高,社会很稳定,因为大家都忙于创业。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党的执政基础不在于国有经济比重高低,根本的是在于三个“民”:“民心、民生、民意”。民心是核心的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都说明这个问题;为了得民心,必须把民生搞上去,使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了得民心,就要尊重民意,使老百姓有话语权,有参与权,有监督权,有尊严。

        发展国有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不能为了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不是搞私有化,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

        (《北京日报》5.30 高尚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