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28岁的何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表了演讲。在哈佛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
会养猪,会读书
1988年,何江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下属的一个小村落中。那一带受耕读文化影响甚深,外乡人说起宁乡来便是6个字———“会养猪、会读书”。在何江童年时,务农的父母就为他树立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上学以后,父母对儿子的学习抓得更是紧,同龄孩子在泥地里撒欢时,他总是在昏暗的房子里读书。
“其实不是没有过抱怨。”何江笑道,听到别的孩子在屋外嬉闹,心里特别羡慕。那时他刚上学没多久,有时也会思考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当时,农村的消息非常闭塞,甚至没有人听说过“北大清华”,拿个高中文凭就是很大的成就了。
有一回,何江的爷爷对他说,他从古书中得知,这一代的孙子中,会有人出人头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模糊的预言成为了何江的信念:“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你其实希望有一个人告诉你,你一定要努力下去,因为你会成功。”学习上有一股“蛮劲”
2002年,何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宁乡县第一中学,那是湖南省首批省级重点高中之一。刚入校时,何江的成绩并不出色,尤其是英语。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条件的限制,他的口音不标准,词汇量也跟不上。
那时,读书渐渐褪去了“改变命运”的苦情意义,何江开始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我当时就觉得,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知识。”他在学习上有一股“蛮劲”,学习方法也奇特。他补英语不靠做题,却去买了一本英语名著小说《飘》,从头到底读完了。他的英语老师谢芳至今难以忘却这个学生在学业上是如何突飞猛进的:“有一回英语竞赛,要求大家用英语写一篇作文。别人都交了一页纸,何江却连写了七八页,密密麻麻,内容是他原创的科幻小说。”
生物老师周海英是高中里对何江影响极为深远的老师之一。第一堂生物课上,周老师讲了生物学宏观与微观的发展,最后她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何江对未来的选择。那个时候,正是禽流感在中国农村横行之时,乡村的土医疗法对此束手无策。凭借粗浅的生物知识,何江告诉乡邻,可以把受感染的不同物种隔开,就能减缓疾病传播。“那时候,我的内心第一次有了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感”。高考前,何江已下定决心,未来要投身生物领域,成为一名科学家。
成为一个“搭桥人”
2005年,何江参加高考。尽管发挥并不如常,但仍然取得了645分的好成绩。何江被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录取,读书于他而言,已经从外部的推动被内化成个人的修养。大二时,父母接到何江的电话,那头说:“爸爸妈妈,我想好了,未来要出国。”
2009年,何江被哈佛大学录取。他的世界比以往更加辽阔,“我在校园里看到了教科书上的人物;我叩开他们的办公室请教问题;我们坐在教室里,围成一圈,平等地讨论,甚至被鼓励向他们挑战。”何江说着说着,兴奋不已,他依然像十多年前那样,不分昼夜地看书、做实验、请教师长,尽管很累,却无比充实。
尽管离家万里求学,父母和家乡人却觉得他从未走远。何江的心始终牵挂着家乡。前些年何必成打渔时翻了一次船,何江知道后,就禁止父亲再下江了。何必成说:“为了让我放心,他去年寄了十多万回来,是哈佛奖学金的结余,家里吃穿不愁,也不会有经济上的困难了。”
事实上,身在哈佛的何江,心怀的不仅是自己的家人,还有始终被他视作精神家园的、整个中国的乡村社会。何江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撰写一本书,为西方读者介绍这些年来中国农村的变迁。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成为一个“搭桥人”:沟通东方和西方,农民与学者。
会有下一个何江吗
在网络上,更多的人讨论的是:“何江的故事具有普遍性吗?这个时代,寒门仍然能出贵子吗?”
不可否认的是,从小到大,何江在同龄人中都极为出众,他的天赋与勤奋,绝非寻常人能够企及。与他一起长大的同学和朋友,大部分却仍在家乡过着平淡的生活。因而,人们也在讨论并思考:“靠着读书,能够多大程度地改变命运?”
何江说:“以我为例,我学的是生物专业,这个行业在国内的产业化之路刚刚开始。如果我没有去哈佛,或许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或许赚得还没有农民工多。这些是很现实的问题,也会促使大家去质疑读书究竟有没有用。”
但是,何江觉得,教育真正的作用,并不是找一份赚钱的工作,而是给人一个机会,可以从原本的圈子当中离开,去寻找、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相反,每一代人都看重眼前的利益,那么下一代人仍将重复上一代人的命运,逃不出那个怪圈。
(《文汇报》6.1张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