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设备越来越多,学生们也越来越易分心。如何让学生由烦躁被动转为主动思考呢?在美国布林莫尔学院的教师米歇尔·弗兰茨看来,答案是“静观”,即长时间注视——让学生放下手中同时进行的多件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张图表、一段文字或一幅画上。
静观为什么会有奇效?研究表明,如今的大学生总是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他们吸收太多信息,很难静下心。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主导的针对高校学生的研究发现,多数参与者宁可接受电击刺激,也不愿静静坐下来思考6至15分钟。在美国高校,越来越多的教授们开始强调静心思考的意义。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说,面对海量信息,我们应“先以怀疑的态度评估一条信息,再决定是否接收,这种能力不仅在工作中至关重要,在生活中也必不可少”。
“静观”教育法属于时下兴起的正念教育形式,类似于冥想禅修,强调集中注意力,通过调整呼吸、冥想、静观、诵经等形式,让学生放松身心,使他们对内心想法、感观、情感和周围环境更加敏锐。这种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处理压力。
神经学家表示,一心多用的多任务操作会给人压力,刺激人体分泌过多应激激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从而伤及脑部。
(《新民教育》5.12 王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