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领导”骗局源于官本位
从2007年开始,以“明天来一趟我办公室,我的声音听不出来?”的方式实施电话诈骗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开始兴起,近10年来,不时就有受害人上当。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官本位”思维仍然有着深厚土壤。有些人一旦掌握了权力,成为领导,就不知不觉对下属颐指气使。在下属看来,领导神秘而威严。下属虽然很少有机会与领导直接沟通交流,但领导所拥有的权力随时可以对下属予取予求。骗子深谙职场、官场中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本位”思维,所以设计出这种冒充“领导”的拙劣骗局。
有些人之所以给“假领导”送上十几万,也是误将“领导来电”当做了领导对自己的赏识与信任。从制度层面,更重要的是要破除“官本位”思维。让领导与下属在工作中有着制度化的权力约束和权利保障,使领导权力被“关在笼子里”,使下属的行为既受到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也有着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
(《新京报》5.17 唐映红)
满城找桑叶有必要吗
借问家长何处去,满城都在找桑叶。据报道,养蚕几乎成了杭州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的“规定动作”。这个规定动作,缘于科学教材中有《动物的生命周期》的课程。
有的孩子乐此不疲,有的看到蠕动的幼蚕却是白天吃不下饭、夜里做噩梦。尤其是面对蚕宝宝的一日多餐,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偷摘桑叶,有的辗转找到农业科研单位的朋友要几片,有的驱车几十公里去农村找,有的通过淘宝快递。
让孩子完整体验蚕的生命周期过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生命教育方式。但施教者照本宣科,就让这个“科学”课很不科学了。别的不说,仅现代都市中桑叶一叶难求的现状,就能让这些蚕宝宝陷入过早夭折的境地。看起来是要让孩子们在这堂作业课中体会生命的伟大与成功的快乐,却反而可能让他们过早地体会夭折和放弃。
家长满城找桑叶,表面看来是为难了家长和学生,实际上反映的是各种高大上教学理由掩盖着的教条主义,是素质教育被单一化了的形式主义。
(《京华时报》5.17 刘雪松)
客观看待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2000年,江苏句容农民江志根的12岁独子江伟华为救人溺亡于水塘。江志根一直有个心愿:要为儿子拿到“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并为此起诉句容市人民政府。据悉,2011年当地相关部门认定江伟华的见义勇为行为,并给予了慰问金、抚恤金,但拒绝颁发荣誉证书,认为“江伟华当时属于未成年人,参照全省乃至全国对见义勇为行为表彰奖励的实践,均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因此不另发荣誉证书。
然而,事前的不提倡与事后的不发证书,实际上不应简单混为一谈——前者属于“是否应该如此”范畴的价值判断,后者属于“是否承认”范畴的事实判断。至于行为人是否成年,实际上并非构成见义勇为的必要条件。
除了社会层面的提倡鼓励功能,颁发荣誉证书实际上也具有对见义勇为者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给予尊重和肯定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告慰逝者并抚慰其家属。
(《法制日报》5.17 张贵峰)
“先行退赔”是一种倒逼
武汉市人大通过的《武汉旅游条例》今年7月1日实施。其中一条引人注目的规定是:旅行社带游客到商场购物,如果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游客可以要求旅行社先行退赔;旅行社先行退赔后,有权向商品销售者追偿。
如今有些旅游主要就是购物,“旅游团”变身为“购物团”。游客发现买到假货,往往是回到居住地之后,要他们再千里迢迢去旅游地维权,或退货或索赔,显然不大现实,维权成本太高了。
旅行社先行退赔就可有效化解这个难题。游客要求旅行社先行退赔,然后由旅行社向商品销售者追偿,这个“维权链条”合情合理——商店是旅行社指定的,游客是旅行社带过去的,游客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显然脱不了干系。更重要的是,旅行社带游客到指定商店购物,一般是有分成的,既然获得了利益,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先行退赔对于旅行社而言,相当于一种倒逼力量,可以倒逼旅行社规范旅游业务,尤其是规范旅游中的购物活动。
(《羊城晚报》5.17 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