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有鲁迅般的孤独与深刻,可惜一生总在创作圈外徘徊,与其才华相比,他留下的作品实在太少太少。
1976年3月,穆旦写下诗歌《智慧之歌》,一句“我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令人潸然泪下。第二年,59岁的穆旦告别人间,去世时,连他的子女也只知他叫查良铮,不知他还有一个注定会被镌刻在文学史上的名字——穆旦。
与金庸同脉不同支
穆旦1918年生于天津,本名查良铮,乃江南查家之后,论辈分,是武侠大家金庸的堂哥。
江南查家在明清两代获秀才头衔者800余人,考取进士、举人者133人,著名诗人查慎行兄弟三人同入翰林院,康熙曾御书“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赐查家。
明中期时,江南查家第三代中有一支至京津经商,世居天津水西村,即“北查”,穆旦出自此脉,与属“南查”的金庸并无往来。
穆旦的祖父查美荫曾任知州,因存款的银行倒闭,急火攻心,55岁便去世了。穆旦的父亲查燮和行六,“记忆力差,一直没有很好的工作”,“一生任小职员,工作断断续续,薪俸微薄,生活拮据,常靠变卖旧物维持”,晚年吃斋念佛,自称“自在逍遥一懒人”。
穆旦6岁上学,7岁即在邓颖超、刘清扬等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花园》上发表《不是这样的讲》的百余字文章,通过小女孩与母亲对话,“隐含着对能坐汽车的有钱人家的讥讽”。
穆旦这么写,或与其家道中落、饱受亲戚白眼有关。
11岁时,穆旦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刊上发文时,始以“穆旦”(有时也写成慕旦)为笔名,即将“查”拆成“木”和“旦”两部分,并易“木”为穆。
1935年,17岁的穆旦同时被三所大学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
从“野人山”死里逃生
在西南联大,穆旦所代表的“九叶诗派”轰动文坛,因他们大胆引入艾略特等西方大家的写作手法,拓展了白话诗的格局。诗人郑敏曾说:“上世纪40年代学习西方现代化诗歌的,穆旦做得最好。他才情横溢,是艾略特的艺术和拜伦性格的结合体。”
1940年6月,穆旦大学毕业,被聘为助教,月薪90元,但只教了一年多,穆旦就加入了杜聿明的远征军,奔赴缅甸。
选择参军,因穆旦有爱国情怀,曾说:“不打日本鬼子无法消除心头之恨。”
不过,还有另外两层原因:一是穆旦不喜欢当老师,“想作诗人,学校生活太沉寂,没有刺激,不如去军队体验生活”;二是入伍即为少校,收入会增加一些。
入缅作战半年后,穆旦所在部队惨败,逃入“野人山”的原始森林,最长一次,部队挨饿14天,穆旦的马和传令兵都死了,经过4个多月跋涉,他们终于到了印度。在印度,穆旦差点因吃得过饱而胀死。
第二年1月,穆旦自印度飞回,一度在中央政治学校任教,因教学理念不同,与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大吵一架,拂袖而去。
在熟人面前,穆旦很少提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直到1945年,他才写出诗作《森林之魅》,以纪念死难战友。
1949年8月,穆旦自费赴美留学。
渴望安定却未酬
1953年初,穆旦回国,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当副教授。
1954年11月,因对系主任李霁野(鲁迅的学生,曾翻译《简·爱》)的“不民主”、“排挤他人”不满,穆旦等人写了联名信交给上级领导,最终处理意见为:“查先生在此次事件中表现是粗暴的,受人怂恿的,缺点也是不少的,惟因回国不久……故不与论处。”
自1953年起,穆旦不断推出译作,署名为查良铮,据周与良回忆:“他几乎把每个晚间和节假日都用于翻译工作,从没有夜晚两点以前睡觉。”
1955年2月,因曾参加远征军、曾在FAO工作等“历史问题”,穆旦成了“审查对象”。1956年,徐迟、臧克家等人不断约稿,穆旦发表了一些诗,结果被批评为“几乎是一个没有改造的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改造的诬蔑”、“从这种阴暗的情绪出发,他的诗必然会歪曲甚至会诬蔑现实生活攻击新的社会”。
穆旦不得已,只好埋头翻译,又回到了查良铮的角色中。
1958年12月,穆旦被判管制三年,以后又遭遇诸多不公平,翻译工作亦中断,但他始终乐观,常在烟盒背面偷着写诗。
1976年,穆旦跌伤,左腿残废,痛极时只能将砖烤热,敷于患处。1977年,为根治腿疾,穆旦同意接受手术,但似乎预感到什么,将着力最多的《唐璜》译稿交给小女儿,说“也许要等到你老了才可能出版”。
1977年2月26日凌晨,穆旦因心脏病发作去世。1979年,穆旦被平反,1981年,葬于万安公墓,在他的骨灰旁,放着终于能出版的《唐璜》。
杨苡曾说:“他(穆旦)本人是极希望安定的,但实际上很难安定。”
(《北京晚报》5.13 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