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

    《 文摘报 》( 2016年05月17日   06 版)
    好莱坞电影《花木兰》海报

        我曾在世界各国观览舞台演出,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已经很少看到传统作品原汁原味地演出了。我这里主要指文学戏剧作品,其他领域也有此倾向。我想这恐怕基于两点:现代化与全球化。

     

        因此,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就不可回避地会接受来自两方面的挑战:现代化的语境和国际化的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在现代化语境中进行

     

        无论通过何种文艺样式来叙述中国故事,经典的演绎和改编一定要在现代语境中进行。它必定与改编者所处的具体时代、社会及文化环境相吻合。在现代科技资讯十分畅通发达的社会,传统的主题元素一定要经过现代社会发酵,才能为当今社会所接纳,尤其为青年人所接纳。中国经典的主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传播过程做时代性的微调。

     

        如“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故事,在《史记》中表现了荆轲慷慨悲壮的侠士精神,而在陈凯歌、张艺谋等的艺术改编中,分别将这一主题做了新的诠释,或表现了荆轲人性化的心路历程,或表现荆轲对自身选择正当性的思索。而在莫言的改编中,则重新审视侠义与名利的关系。这种对经典的主题改编往往与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时代气息相结合。好莱坞改编的电影《花木兰》也是如此,过去仅仅是注重木兰替父从军、尽子女孝道、解父母危困的主题,而好莱坞又赋予其女性独立的时代新内涵。

     

        对原著主题进行重新诠释与演绎,已成为一种经典剧目重新演出的普遍规律。这也就是隔多少年,我们就会对经典名著来一次复排和重拍的缘由,这绝不可能是原来意义上的重复,而一定有即时即地的时代阐释。

     

        只有国际化表达,才能影响世界

     

        2012年底,中国文学艺术界很兴奋,因为中国人百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圆了诺贝尔奖之梦。中国大陆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给莫言14个陪同名额,莫言将大多数名额给了翻译他作品的世界各地的翻译家。他清楚地知道他的作品能够为世界读者所熟悉、了解和喜爱,能够得到诺奖评委的青睐,离不开翻译家的功劳。

     

        这就牵涉到中国主题的国际化表达。没有国际化表达,莫言走不出国门,也不会为世界所知晓,更谈不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语言虽然使用人数甚多,但还不是世界通用语言。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作品,一定得经过翻译家的翻译。莫言的译者多是国外著名的翻译家,而并非中国翻译家,因此他们懂得当地人的欣赏习惯、欣赏眼光、欣赏角度,而莫言在翻译上也表现得十分宽宏大度。他甚至允许译者改变他作品的走向与结局。因为他知道,译者这样改编,是为了让更多当地人能进入他的作品,并喜爱阅读他的作品,从而让经过翻译的莫言作品顺利跨越中西方文化心理的障碍与叙述模式的差异,成功进入西方的主流阅读语境。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认为,我们国内翻译往往注重的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表达,而国际译联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谢教授经过大量调研后尖锐地指出,我们大陆出版的《中国文学》杂志、《熊猫丛书》和《大中华文库》几乎都是失败的,因为它们大部分躺在国外各高校的图书馆里,无人问津。

     

        今日的世界与上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不同,当年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已有了国际传播意识,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中国京剧展示给大洋彼岸的美国观众。但这种单向传播的方式,已不太符合今日日趋频繁的国际交流。

     

        在国际语境中,中国文化还是一种弱势文化,因此,中国文化要向世界传播,是一种逆势传播,需要花很大努力。而这其中,学会国际化表达,是中国文化面临和必须补上的一课。

     

        (《文汇报》3.25 陈圣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