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

    瓷枕上的风雅

    《 文摘报 》( 2016年05月14日   06 版)
    安思远收藏的磁州窑枕

        “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枕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卧具,在古代分软枕和硬枕两种,软枕为丝质或棉麻类,内填枕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硬枕有木、玉、石和陶瓷等质地。瓷枕是最受古人欢迎的消暑卧具,李清照的词《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里面提到的“玉枕”,据考证应该是有“饶玉”美称的景德镇影青瓷枕。

        将诗词歌赋装饰在瓷枕上,赋予瓷枕风雅趣味,是宋金时期中国北方民窑磁州窑的首创。磁州窑继承了唐代长沙窑装饰诗句、民谚的传统,在瓷枕上书写唐宋两代的诗词曲赋,使得瓷枕这种日常生活用具充满了文人气息。

        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的美国亚洲艺术经销商安思远先生收藏有一件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瓷枕——椭圆形枕,长25.5厘米,枕面用墨彩书写“酒醒时、一阵清风,梦断处、半窗残月”。该句出自宋代无名氏词《绮罗香·酒醒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闲适场景,同时又让人感受到词作者内心隐隐的失落和苍凉。枕上的墨书,行笔飞动,意蕴潇洒,其书法造诣之高,即便是与名家手笔相比也毫不逊色。

        白地黑花诗文瓷枕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产品。白地黑花是一种釉下彩绘,制作过程是在瓷坯上敷上洁白的化妆土,用毛笔蘸黑色彩料在其上绘画花纹或写字,然后罩上透明釉在高温下烧成。从北宋晚期开始,随着白地黑花工艺的日趋成熟,磁州窑工匠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制瓷技术结合起来,以“斑花石”为彩料,用毛笔直接在化妆土上书写诗词曲赋,创作出大量具有文人趣味的白地黑花诗文瓷枕。

        磁州窑瓷枕上诗词歌赋的流行,与宋金时期文学艺术的繁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宋代经济的发展、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为文学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浓郁的文学氛围里,特别是宋词所开创的崭新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词句子有长有短,富于音律美、节奏美,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因此在社会上非常普及。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上,出现最多的是苏轼的词作。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博物馆藏有一件金代八角形白地黑花诗文枕,上书苏轼词《如梦令》一首:“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此外,唐诗以其气势之雄浑和语言之优美,在宋金时期的民间仍有着广泛影响,磁州窑白地黑花枕上常常装饰有李白、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杜牧等名家的唐诗。除名家作品外,瓷枕上更多书写的是像安思远收藏的白地黑花诗文枕那样的无名氏诗词作品,题材广泛,描绘风景、歌颂爱情、感叹时事、表达闲情……不一而足。

        正是由于宋金时期文化的高度发达和普及,风雅的生活方式成为文人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共同的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为满足人们的雅好,磁州窑制瓷工匠在瓷枕上书写风花雪月、闲情逸致,营造出一种平和优雅的诗意生活,把日常寝具变成了风雅之物。当人们惬意地睡在枕上,沉吟着这些优美的诗词歌赋,怎能不为其中的真挚情感和美妙意境而陶醉呢?

        (《北京日报》5.6 胡朝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