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份被冒用,冒名事件举国皆知,王娜娜可能不会变成现在的自己。
4月29日,周口官方公布了13年前“王娜娜事件”的详细经过。从第一次发布的简单处理通报,到现在详细的调查结果。除了媒体和网友的追问,也离不开王娜娜本人对真相执著的逼问。
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份被冒用,冒名事件举国皆知,王娜娜可能不会变成现在的自己。一年前她几乎不上网,对外界的事不甚关心,全部生活都围绕着丈夫和两个孩子。不爱惹事,怕麻烦的她奉行着“差不多就行”的生活态度。现在,王娜娜已经是一个自信并善谈的女人,她已经熟悉如何去面对媒体、律师和政府官员。她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开始关注法律,跟律师探讨“公民的权利”。
从容的王娜娜
4月29日,“王娜娜事件”最新的调查报告出炉,首次详细披露了王娜娜当年的录取通知书是如何到了别人手里的。
官方发布调查报告的时候,王娜娜正在公交车上,她收到了律师的信息:“调查结果已经出来,当年你的通知书确实是被交易了。”
王娜娜忍不住就在公交车上刷起了手机。“真相终于还是被逼出来了,这是我今天最开心的事情了!王娜娜,好样的!”王娜娜习惯地刷着新闻后的评论,看到这名网友的留言和几个拇指的表情,“心里突然软了一下,忍不住点了个赞,回复谢谢”。
以前“网友”这词离她很远,现在却是支撑她坚持的力量。不过,对于这份详细的调查报告,王娜娜依然不满意。
她公开表达自己的异议,认为调查结果里电话无人接听这个说法“不负责任”:“难道一个打不通就不能打第二个,再说还有地址,如果漠视,总是有很多种借口不是么,而且打不通就能卖掉我的通知书么?”
她从容回复媒体的提问,针对调查里提到要给她提供法律援助的说法,她决然地拒绝,“我有律师了,我很信任他,也不需要其他的法律援助”。
她淡定面对政府的人员,早在4月28日,周口官方仍然有人短信告知她,要求与其见面,沟通有关情况,王娜娜表示因为正是节假日,希望律师在场沟通,对方告知,只需要与她沟通,她没有再回复。
最开始的努力
在2015年5月之前,家住洛阳的王娜娜过着从家到小广告店“两点一线”的生活。
2003年,王娜娜20岁,她参加高考,却没等来录取通知书。但直到2015年5月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当年并不是没考上,而是有人冒用了自己的身份,夺走了本该属于她的上学机会。
她找到了那个“假王娜娜”,这个人名叫张莹莹。
王娜娜只跟张莹莹通过一次电话,对方说“一个破学校你折腾啥,就算你考上了,也不一定能当老师”。后来张父面对媒体时解释,这是当时女儿很慌张时说的话。
对于为此事已经奔波多日的王娜娜,这种说法无疑是火上浇油。
今年1月26日,王娜娜见张父,张父坚持赔钱了事,而王娜娜则要求张莹莹必须先注销学历信息再谈其他,两边无法谈拢,因为对张父来说,注销学历就意味着女儿将失去工作。
找媒体 见律师
王娜娜最后拨打了河南本地媒体的电话。今年2月24日,报道刊发,引起了轩然大波。
王娜娜一开始似乎并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可王娜娜始终没有等来张莹莹的道歉,也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们是来还原事件真相的。”在2月24日媒体报道此事之后,周口方面来了“娘家人”,希望调查清楚事情真相。那时候,周口已经成立了调查组,要彻查此事。
这次调查结果,王娜娜不满意,网民跟媒体也不满意。周口官方回应媒体称,此事经办人是张莹莹的舅舅,人已去世,线索中断。
王娜娜说,这是她跌到谷底的时候,她决定去寻找那封被媒体报道中引用的“张莹莹”本人的道歉信,再决定之后怎么办。
“一开始学校不想给,我说那到底给谁道歉。”王娜娜说,在媒体的陪同下跟学校周旋很久,才拿到了这封道歉信,她要原件,学校不给,给了她复印件。
“整篇只有139字的道歉信,还有错别字,只说对我造成了影响,学校还拒绝给我原手写信。”王娜娜说,拿到信的那一刻,她决定接下来的一切交给法律。
见律师,签协议。她很快宣布,自己有了律师,并会配合律师申诉自己的权利。
“现在的调查结果,更像一个处理通报,而不是调查报告,如果在王娜娜的要求下不能公开,那么我们会向当地政府申请要求公开。”王娜娜的代理律师李文谦在3月24日公开向媒体表示,调查报告必须要公开,并且提出了包括要求张莹莹本人道歉、追责等一系列诉求。
随后,王娜娜娘家的村干部追到了洛阳来见她,问她有什么诉求。“都是邻居,算起来我还得叫舅,不见不合适,见了话怎么说,人情的面子怎么办。”王娜娜说,最终是她的公公见了对方。4月2日,王娜娜根据律师要求,向周口官方邮寄了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调查报告。
4月4日,她再次收到这位舅舅的短信,告知县里面的领导想来见她,她没有回短信。但是之后远在老家的母亲打来电话:“你上次都没见,这次不能不见,你要不见,他们也会叫上我去,你总不能不见我吧。”
4月15日,王娜娜收到了信息公开延期的答复通知书,表示事件仍在调查,延期15日答复。“这15天很平静,这份盖了公函的通知书让我意识到,法律真的可以替我说话。”王娜娜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求助者,在律师的帮助下,她正变得自信,学会自己去争取合法权益。
“公民的权利”
4月29日,详细调查结果公布的第二天,这是王娜娜忙碌的一天。
当天下午,王娜娜一边对电话那头的记者说着“抱歉、稍等”,一边飞快而用力地敲击键盘。电脑的另一边,是她小广告店的客户,她在QQ对话框里飞快地回复:“好的,设计完了,我马上就做好展板”、“我老公已经去送了,不会耽误你们五一用”。她甚至一边敲打,还忍不住念出来。
这次采访一直断断续续,直到王娜娜的孩子跑来埋怨,“你们不要打电话了,我想出去玩。”王娜娜很为难,对面的记者却主动对她说“陪女儿重要”,王娜娜回答说“谢谢”。
这已成为王娜娜最近生活的常态,她每天要接很多电话,记者的、政府人员的、律师的,她已经变成了一个自信并善谈的女人,她很清楚该用什么样的措词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她不再感到无力和委屈,甚至已经很认真地计划去“读一次大学”,圆一下自己的梦。
王娜娜注册了微博,名字叫“王娜娜本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加V,粉丝很少”,但还是有网友知道是她,也有人问询她如何维权,表示佩服她的坚持。
“如果没有惩罚,人们做错事总是没有任何代价就总是会循环,不是么?”在写给网友的回复中,她热情地分享自己的每一步,感受每个人对自己的肯定。
“我的律师那天跟我讲到公民的权利,我以前只知道自己是人民,我觉得好奇,就查了下意思。”王娜娜一字一字念道,“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她对这个说法感到新奇。王娜娜问律师,她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一个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李文谦对她说是,这是她应该得到的,也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放弃,才有了如今的结果。
从去年5月到今年的4月底,王娜娜这一年的经历,在外人看来很辛苦,她却对记者笑着说:“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一件事让人成长的例子?”
(《北京青年报》5.3 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