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爱读书。公园草坪上,地铁车厢内,机场候机厅里,都不难见到德国人读书的身影。德国全民阅读的背后,不仅有良好的读书环境,更有整个德国社会对激发下一代阅读兴趣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德国人对读书的热爱代代传承。
年逾70的维尔科姆-维默尔家里有“好几屋子书”。他认为读书的意义之一在于获取知识,小说虽是虚构,但知识性不亚于纪实作品,“书中的一些小人物能帮助人了解社会”。
书籍还是德国人的送礼首选。每逢圣诞节临近,书店的生意便异常红火。调查显示,尽管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普及,仍有83%的德国人坚持读书,三分之一读者每年阅读量超过18本。
便利的读书环境是德国人读书多的原因之一。雅努什-科尔恰克图书馆位于一个大型地铁站旁,馆内约10万册各类图书整齐摆放在书架上,人们无须任何证件就能进馆看书,如果要借书,只需花10欧元年费办理一张借书卡,大学生半价,中小学生免费。这张卡在柏林数十家公立图书馆通用。
遍布德国各地的公共书亭也是人们分享图书的重要场所。这些书亭由书架、公用电话亭等改造而成。人们把想分享的书放到里面,看中哪本可以随便拿走。德国还有很多图书交换网站,图书提供者可以获得积分,再用积分在那里“买”书。
德国人为什么爱看书?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传统,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习惯。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通过朗读故事等方法将孩子带进书的世界。整个德国社会非常注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全德共有上万名提供朗读服务的志愿者,一些家长会自发捐款为班级设立图书角,书展上也总能见到老师把课堂搬来,带同学们体验读书的乐趣,图书馆几乎每天都有专为孩子们举办的活动。
德国阅读基金会表示,对个人而言,没有阅读能力,成功的学业和事业就无从谈起。而国民阅读成风将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华每日电讯》5.4 郭洋 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