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

    “马路生活” 填补的是寂寞

    《 文摘报 》( 2016年05月07日   01 版)

        春暖花开,人们走上街头,享受着北京春意盎然的景色。然而,有这样一批老人,他们不赏花,不踏青,也不为赚钱,却花去大把时间“泡”在街头打麻将、摆小摊、给人理理发,过着另一种“马路生活”。这些老人看似悠然自得,实际上欢笑背后却藏着深深的无奈。

     

        搓麻:花两块钱就能乐和一下午

     

        下午1点40分,83岁的张奶奶骑着三轮车出现在北京小街桥东侧滨河路边的牌桌前。停下小车,拿出一杯温水,张奶奶站在树下等待着牌友,招呼齐另外三人后,老人家交给租牌人两块钱,开始了下午的活动。作为一位独居老人,跟牌友聊天打牌成了张奶奶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

     

        每天中午过后,这一小段滨河路的人行过道上就变成了热闹的“桌牌大排档”,100多米的距离摆放着约30张桌子,是周围和平里片区的老人们相约活动的地方。他们中间有80多岁、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也有60岁上下刚刚退休的低龄老人,甚至还有“轮椅小分队”,大约能聚齐150多人。即使是寒冬数九、酷夏三伏,老人们也从未间断过。

     

        张奶奶是这片露天活动的忠实参与者,上午收拾家、洗衣服,中午吃完饭后歇一会儿,就准时从家中骑车出发,一直到5点多,整个下午都在这儿度过。因为多年前老伴去世,大儿子和女儿在美国定居,小儿子家住天通苑,老人一直独自居住。

     

        “我每天在家都是一个人,就盼着下午在这儿和牌友们打牌、聊天。”张奶奶说,来这里打牌不为赢钱,就为和大伙在一起有个好心情,“即使输个百八十的,也高兴”。

     

        一起打牌的其他老人也表示,因为子女工作太忙,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孤单,而社区里也没有更多适合老人娱乐的场所。走进张奶奶住的小区,狭窄的道路连汽车都不够停,更别提给老人留出一块完整的地方搞活动了。

     

        摆摊:打发时间还能锻炼脑子

     

        只要天气好,垂杨柳北里街上,就会出现一个老太太的身影,附近摆摊的商贩和不少老居民都认识她,她是这条街上年纪最大的小商贩。

     

        高奶奶住在广渠门附近,距离垂杨柳北里这条街也就几百米。一早,她会推着那辆破旧的小推车,从广渠门慢悠悠地“挪”到垂杨柳北里,再慢悠悠地把车抬到人行道的台阶上,然后一样一样地将包里的物品摆放在床单上,鞋垫、袜子、卡套、发饰……一眼看去,她卖的小商品还真不少,差不多有三四十样。

     

        老太太已经88岁高龄,除了脸上的皱纹深邃些、腰背驼一些,无论是言谈还是思维,都很难和88岁的年纪相匹配。

     

        “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摆摊啊。”记者心想,88岁的老人竟然还要出来养家糊口。“我这就是玩儿,打发时间,顺便锻炼锻炼脑子。”原来,高奶奶已经在路边摆了几个月的摊儿,所有出售的小商品都是儿子帮忙进的货。

     

        老太太对买卖并不计较,谁看上了什么,给的价钱差不多她就卖掉,有个小朋友看上了她摊位上的毛绒玩具,两块钱她就卖掉了。高奶奶说,她几乎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兴趣小组,那里就是唱歌跳舞写大字,“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文艺细胞的老人,怎么都融不进去。”

     

        理发:不图赚钱只因闲不住

     

        一辆电动三轮车,载着剃头刀具、喷水壶、鐾刀皮带、毛巾、围布、扫帚和一把椅子,这是李大爷每天出门要带的全部家当。因为儿媳去年生了二胎,65岁的李大爷从老家山东滨州来到北京,帮忙照看上了小学的大孙女。

     

        “咱是干活的人,在家闲不住。”李大爷操着山东口音说,他每天把孙女送到左家庄小学后,就会在东直门附近的马路边把椅子支上,给行人理发。因为觉得手艺简单,李大爷剪头发只收6块钱。但他也有个原则:只给男士理发。“我不图挣多少钱,就为给自己找点儿事干,咱的水平一般,只能理个平头、寸头啥的,一般女同志要求多,如果理完人家不满意,还会闹得大家不愉快。”

     

        “来这儿理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偶尔也会遇上年轻人,平均每天七八个人吧。”李大爷说,理发收入的钱他几乎都给孙女当了零花钱。

     

        为何把理发摊儿摆上了马路,而不是在社区?“哪儿有地方啊,也没营业执照,不会让咱摆啊。”其实李大爷更想为社区的老人义务服务,可他也不知道该找谁联系,而且还会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咱是农村来的,人家万一嫌弃怎么办。”

     

        让更多的老人远离“马路生活”

     

        别看老人们在马路上乐和地打着麻将、摆着小摊、理着头发,他们忙着填补的其实是心里的寂寞和老年生活的枯燥。

     

        剧场、茶社、足疗馆……这些休闲娱乐场所对于勤俭节约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他们只能局限在一些不需要额外花钱的公共场所,于是,路边、公园、广场都成了老人们自寻乐子的去处。而有些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则只能在小区楼下晒晒太阳,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脱离了工作的束缚,老年人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而,除了含饴弄孙,不少老年人在偌大的城市却找不到更多适合自己的消遣方式。如何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保证老有所乐?老人自身要发展兴趣爱好,儿女要尽可能地陪伴,社区要关爱和组织多元化的集体活动,政府部门也要在加强养老政策的同时拓展更多免费的、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场所,让更多的老人远离“马路生活”。

     

        (《北京晚报》4.25 兰洁 叶晓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