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花费2980元到29800元,就能参加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6杰出劳动者全国劳动英模五一座谈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并领取奖牌、奖杯、勋章。
毋庸置疑,利益上的驱使是承办方不遗余力地举办这类颁奖会的主要原因,但就本质而言,民众长盛不衰的获奖需求却是真正刺激它走向泛滥的根本动力。
民众为何有如此高的获奖需求?这可能和我们的价值认同有关。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需要向他人证明自己的社会里。对荣誉的痴迷追求,既夸大了奖杯在现实中的说服力,也在不自觉中滋生了社会认同的不正常心态,而它所带来的伤害更是相互的。仅以报道中提到的一个事实为例,一位胸挂8枚奖章的老人,不断地在颁奖现场向参会者介绍其发明的可治多种肿瘤的万能膏药,但在当地卫生局的备案中,他却涉嫌非法经营。试想,山寨颁奖将“英模”的奖章颁给他,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
追根索源,民众之所以对这类山寨颁奖趋之若鹭,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这些颁奖通过证书或奖杯的表现形式,弥补了领奖者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同的心理空虚,打通了他们以后借荣誉宣传自我的方便渠道。其实质是赤裸裸的欺骗,它不管是于社会、还是于领奖人都百害而无一益。
当下最需要做的,一方面是要对这类山寨颁奖严加惩治,肃清其发生的社会空间,另一方面,则是整个社会要构建起良性的价值认同,而不能将所有的信任都寄托在一张薄薄的荣誉证书上,否则,这样的颁奖笑话便永远有被复制的可能。
(光明网 5.3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