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8日 星期四

    “发烧”的地球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8日   07 版)

      去年,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那么,从1.5℃到2℃相差的0.5℃,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呢?

      由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的联合研究小组共同完成一项报告称,到2100年,全球温度升幅如果为2℃,全球海平面上升约为50厘米,比气温升幅在1.5℃时高10厘米。若将气候变暖升幅限制在1.5℃,将为某些热带珊瑚礁提供一个生存机会。若温度上升2℃,由于珊瑚礁白化带来的严重退化现象,几乎所有这些生态系统会处于严重的风险之中。

      德国气候分析科学顾问卡尔表示,温度升高1.5℃还是2℃,将使极端天气事件、水的供应、作物产量、珊瑚礁退化和海平面上升等11项指标有显著的差异。例如,气温上升1.5℃,地中海地区的淡水供应将比上世纪末少10%;而上升2℃时,预计淡水供应将减少到约20%。

      卡尔解释说,预计到本世纪末,温度升幅达1.5℃后,再额外上升0.5℃,热带地区将首当其冲遭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持续性升温时间会延长50%。这半摄氏度升温的气候差异,可能对作物产量带来不利后果,特别是在美国中部和非洲西部。平均而言,当气温升幅从1.5℃上升到2℃,热带玉米和小麦产量将减少两倍。

      控制全球温度刻不容缓!特别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以下,将大大减少气候变化的冲击。

      (《科技日报》4.25 华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