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8日 星期四

    博物馆不是综艺秀场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8日   02 版)

      常去博物馆的人,对“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场馆内请勿奔跑、追逐、攀爬、躺卧……”这样的警示应该不陌生。然而,在新一季《奔跑吧,兄弟》第一期节目中,“跑男们”不仅跑进了浙江博物馆,还进行了节目最激烈的“撕名牌”游戏环节,镜头中不断闪现的馆藏文物近在咫尺,令许多观众胆战心惊,惊呼“胆儿也太大啦!”而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水晶杯,则成为人们担心的焦点。

      迄今为止,博物馆方面对此事沉默不言。“跑男”节目组除声明事先作了保护,节目录制并未造成文物损毁后,就再无声音。

      有没有文物损坏是一回事,在博物馆这一特殊的场所进行娱乐节目的摄制究竟合不合适,以及这么做在电视媒体上播放后所起到的示范性作用,公众则需要更多的解释。

      我国的《博物馆条例》明确规定:公众应当爱护博物馆展品、设施及环境,不得损坏博物馆展品、设施。这么多年来,公众所形成的对博物馆的共识,包括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所在,藏品绝大多数是珍贵文物。然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竟是一群人在陈列着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展厅内打闹、撕扯、游戏。有学者评价,这是一个糟糕的示范:观众特别是一些公共意识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会不会想,噢,他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

      博物馆可以开展商业活动,但是商业化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博物馆的追求。也就是说,博物馆的一切商业行为要得当,必须以介绍和传播藏品的信息为第一目的,而且要尽可能地避免给馆藏带来安全上的风险。

      (《文汇报》4.22 陈熙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