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结果显示,肺癌成为最常见癌症。在过去30年中,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增加了约5倍,几乎是几个常见肿瘤死亡率的总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将“三大污染”列为引发肺癌高发的重要原因,包括:室外的大气污染、室内的空气污染和身体的“心理污染”。
英国精神病学家史蒂芬·格里尔在伦敦国王大学医院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对癌症病人的性格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了易患癌症性格的概念,将之称为C型性格(“C”是“cancer”的缩写)。这类性格的特点就是:“不喜欢把破坏性和敌意性格表达出来”,“非常好的、温顺的、害怕坚持自己权益的人”。格里尔认为,以“抑制愤怒”“好人和温顺”为特征的C型性格是导致癌症的危险因素。
根据30多年的从医经验,支修益教授告诉笔者:“人体的免疫功能,首先是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免疫识别功能有效防止各种病毒和微生物入侵人体;其次,人体还有一个免疫清洁功能,癌症早期针对极少数癌细胞,人体免疫系统有清除异己的功能,是我们所说的细胞凋亡理论。‘癌症性格’人群遇到突发事件,如丧偶、家人车祸、失业等,机体免疫功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让癌症病毒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也会让患者忽视了癌症早期的一些症状,从而错过了癌症的最佳治疗时间。”
心理免疫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研究表明,心理、性格和情绪因素在致癌中的作用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实现的。情绪的压抑、无能感、绝望感、抑郁等都能减少病人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以及B细胞的数量和活动能力,从而损伤免疫系统的功能,并使癌细胞变异生长。
统计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
“远离‘癌症性格’,适度调整生活和工作节奏,保持愉快的心情,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大家要多交朋友,当遇到突发或负面性生活事件时,就会有一个有效沟通、情感发泄、心理调整的良好环境。”这是支修益教授的肺腑之言。
(《中国青年报》4.14 刘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