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沈进进提出《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改善法〉的议案》,建议将饮食营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以监测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沈进进认为,现在所谓“营养大师”泛滥,使公众营养意识混乱,甚至耽误病人治疗。
“营养大师”层出不穷的原因很多,比如这些“大师”通常能言善辩,善于把握普通人的“痛点”,并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还有中国普遍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导致一些民众视“营养大师”为神医,用“食疗”替代“医疗”。
其实,传统医疗认为“治未病”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升公众营养常识素质,努力做到未病先防,不仅能减少个人和家庭负担,对于国家整个的医疗支出也是“减负”。例如高血压和脑卒中患者在营养干预后,发病率仅有45%,糖尿病仅为50%,癌症仅为66.6%。
反观现实中比较迷信“营养大师”的中老年群体,他们早年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营养知识教育,久病难愈之下就更容易乱投医。即便“营养大师”没有实际治疗作用,但无意中变成很多老人的精神依赖。所以要说服中老年人抛弃“营养大师”,往往也很难奏效。
(《广州日报》3.15 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