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中央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来,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只能一步步摸索着前行。如果不宽容失败,不允许试错,一些领导干部就可能畏首畏尾,贻误改革攻坚和事业发展的大局。二者,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和“不敢作为”的情况客观存在,要彻底破解这一现状,除了加大监督和惩处的力度,更需要政府有宽容的态度。
不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重在支持和鼓励改革创新,并非是什么错都能容。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建设容错纠错机制,重点是出错后要分析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只要不属于原则性的过错,都应该保护、纠正。
容错纠错机制的作用要切实显现,必须厘清犯错和违法违纪的关系,绝对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干部钻了空子,以改革创新之名来行违法违纪之实,最后东窗事发又让容错纠错机制来买单。因此,容错纠错机制在建立过程中,什么错能够容、具体怎么纠、错误怎么甄别,必须逐项予以明确。只有厘清是非对错,才能体现制度的刚性、政府的公信力。
(《广州日报》华声在线3.9 3.10 庄小龙 高永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