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每周评论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2日   08 版)

        靠政策解决“生不起”难题

     

        全面两孩政策于今年起正式实施。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不愿生、不想生,这种态度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育成本太高。

     

        如何解决“生不起”背后的民生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目前可以确定的配套政策包括,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支持女职工生育后能重返工作岗位;增加及合理配置幼儿照料、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研究完善生育保障、住房、税收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等。

     

        保障有关配套措施顺利出台且行之有效的关键,就是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帮助社会及家庭合理分摊生育成本。此前召开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两会上,均有代表委员提到与“全面两孩”政策配套的补贴、奖励机制,比如增加生育津贴、延长产假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家庭生育成本部分社会化。

     

        (《北京青年报》3.9 樊大彧)

     

        让更多医疗资源下沉

     

        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医疗改革,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医疗发展极不均衡的现象。中小医院门可罗雀,大院名院人满为患。这样的情况,无疑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大医院的压力可想而知。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把闲置的医疗资源用起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第一步就是建立首诊在基层的医疗体系。

     

        但是,如今的基层医疗体系还很不健全,在广大患者心中缺乏信任。让已经习惯到大医院去求助专家的患者,转而到不起眼的基层社区就诊,这确实需要许多工作要做。为此,除了制度上的引导,更需要政策的扶持,至少要保证一部分有水平的医务人员能够安心为基层服务。

     

        尤其是,对于单个的患者来讲,去哪里看病是个人自由,医保报销比例的约束作用可能微乎其微。这就需要医疗资源多向基层倾斜,包括配备更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更为重要的,用有竞争力的薪资留住医疗人才,让基层医院有承担“分级诊疗”的能力。

     

        (《新京报》3.9)

     

        铲除传销生存的土壤

     

        近日,合肥市蜀山区对辖区的公园道一号进行了入户清理,共排除疑似传销窝点30多户,查实25户,查获涉传人员80多名,一名身陷传销的女子竟把自己在法院当副庭长的父亲骗到合肥。

     

        副庭长被女儿忽悠进传销窝点别当笑话看,而是凸显依法打击传销的严峻性。要消灭传销,不能仅靠工商、公安等部门一阵风式的“打传”行动,消灭其赖以生存、壮大的土壤,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应该让所有人认识其逻辑基础和推演路数,并指出其“奥秘”所在。

     

        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对房东的处罚也多停留于纸上,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如果加大对房东的处罚力度,对于群众举报接到一起处理一起,那么,广大的房东们恐怕就不敢再为一己私利将房子租给不法之徒了。

     

        另外,打击传销不能被动。面对新形势下的传销活动特点,亟须构建打击传销犯罪的长效机制。

     

        (《北京晨报》3.9 汪代华)

     

        期待反校园暴力法出台

     

        近日,安徽黄山一中学曝出3名男生给女生下“春药”事件。令公众感到不安的是,始作俑者只受到校规处理。这起事件是目前“校园霸凌”现象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状况,除了学校、教师管理粗疏和家长管教不严,更重要的则是法律的缺失。

     

        刑法规定14岁以下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14至16岁只承担相对刑事责任,立意为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但并不能达到禁除校园暴力的效果。有媒体直接称“去罪化”是助长校园暴力的温床。

     

        “校园霸凌”危害极其严重。从受害者一方来看,有可能遭受身体上的虐待、伤害,肯定会受到心理创伤。从施行者一方来看,对别人的伤害成本极低,若成为一种家常便饭,渲染的则是一种以暴力解决所有问题的错误观念,不仅无是非,人性也逐步泯灭。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校园环境的不安全,影响社会稳定。

     

        人大代表刘晓翠建议,要修法降低刑责年龄。同时,要有一部专门的反校园暴力法出台。

     

        有了法律,警方不会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熊孩子”们也会收敛,知道自己必须承担冲动的后果。

     

        (《法制晚报》3.8 程赤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