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0日 星期四

    酒桌文化蔓延校园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0日   03 版)

        如今,不少大学生喜欢聚在一起吃饭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社交应酬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发放问卷,29.31%的受访者表示,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69.2%的学生表示校园内的聚会活动受到“拼酒等社会风气或其他流行文化”的影响,发起者结账、AA制、轮流买单成为主要的结账方式。

     

        学生应酬,你会参加吗

     

        @无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周末就像在赶场子。

     

        @温:各个学生组织、社团都会不定期地聚餐。有的聚会是必要的,大家也经常吃得、玩得很开心,但有时聚餐理由“实在太牵强”。比如在社团中,其他部门聚餐,那自己的部门也会“跟风”聚一聚。

     

        @茉莉花茶:看跟谁去,若是土豪请,可以考虑一下。

     

        聚会,你喝酒吗

     

        @清风:男生之间聚餐少不了酒,图个气氛,不喝就太不给别人面子了。

     

        @缘:心好累,喝,喝完吐!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在饭桌上自然也被赋予了更不一样的内涵。喝酒和抽烟一样,都是幌子,目的就是为了和人交流。  

     

        @赵毅:餐桌上喝不喝酒也必然导致不一样的效果,不喝酒就少了点趣味在里面。

     

        聚会花费从哪儿来

     

        @陈云鹤:从上大学开始,我就没再从家里要过钱。兼职做家教、在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打工、获得的奖助学金,成为供自己和弟弟读书的经济来源。人均上百元一次的聚会是笔不小的开销。但班里沟通感情的聚会,“像唠家常那样的”,自己也会参加。

     

        @许飞:同学聚会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你的人脉、交际圈,我父母会给我承担这部分费用。

     

        在受访大学生中,89.96%的学生表示聚会活动的花费来源于家庭。但是,这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一是造成一些学生的社交压力和心理焦虑,对家境不好的学生尤甚;二是容易造成学生的层级化和对立;三是容易形成错误的社会认知,把请客吃饭作为社交的主要获得手段;四是对高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

     

        大学应酬文化,你怎么看

     

        @小金哥:我不是一个喜欢活跃在各大聚会上的“积极分子”,相较于“跑场子”,宁愿在宿舍睡一天觉。但在生活里,我还是选择去参加社交聚会,多认识一些人,刷资源。    

     

        @赵小北(郑州某高校学生组织负责人):明明是个学生,非要搞得和上班族一样,不太好。聚会的实质意义应该是聊聊天、说说话、增进感情,是不以利益为纽带的。

     

        @廖正涛(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教师):当前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的边界更加模糊,俗称“世界扁平化”。实际上现在大学的围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今天的大学和外面社会的融合比以往来得更加强烈,学生的社会气变得更重了。

     

        @郝大江(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应酬交际本身就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事项。中国的文化习惯在吃饭时表达情感、需求,并沟通交流。但是这种方式多数是针对社会人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需要家庭和社会正确的引导。 

     

        (注:文中调查人物除标明身份外,皆为学生)

     

        (中国青年网 今日头条 3.4 3.6 马宇平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