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别做“踢”猫人

    《 文摘报 》( 2016年02月04日   07 版)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

        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服务员大声喊道:“你过来看着!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服务员一边陪着不是一边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服务员把这些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能不能给您提个建议,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就走了。

        旁边的另一位顾客看到这一场景,笑问服务员:“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服务员笑着说:“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去对待,道理一说就明白,用不着高声喊叫!”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弱势群体,都可能会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情绪。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保健时报》1.21 赵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