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1月16日 星期六

    乱政下的死亡滋味

    《 文摘报 》( 2016年01月16日   05 版)
    徐致靖

        戊戌年,西太后发动政变,朝政进入混乱时期。老太婆心里憋屈,要杀人泄愤,头一个想杀的,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可是这俩人都没逮着。第二个要杀的,就是光绪身边的四小军机:谭嗣同、杨锐、林旭和刘光第。这四人,都没跑,全给抓住了。剩下的,还有两个重臣要杀,一个是军机大臣张荫桓,一个是礼部侍郎徐致靖。张荫桓多年办外交,跟外国人有交情,英国公使出面干涉,死罪免了,流放新疆。徐致靖没这样的外国朋友,只好等死。老太婆对他也相当生气,一家子三口,老子做礼部侍郎,两个儿子一个在湖南做学政,一个在翰林院做编修,都卷入变法,特别是这个老子,推荐了大批维新人士,康梁都在内,简直是非杀不可。至于杨深秀,原本没事,但作为御史的他,在老太婆再度垂帘之后,居然写弹章质问,自己送上门来找死,而康广仁,则是哥哥抓不到拿弟弟顶缸。

        所以,政变之后,听说菜市口要杀人,徐致靖的家人,早早地就在菜市口等着收尸。结果,囚车出来,第一辆是谭嗣同,第二辆是杨深秀,第三辆是杨锐,第四辆是林旭,第五辆是刘光第,最后一辆是康广仁,没有他们家老爷子。后来传说,是李鸿章出面,托了荣禄,荣禄见了太后,说徐致靖就是个唱昆曲的书呆子,其实不懂新法,而且百日维新期间,皇帝也没有召见过他。西太后一查,果然如此,看在宠臣荣禄的分儿上,改为斩监候(近似今天的死缓)。而李鸿章之所以这样做,一来他的确同情变法之士,二来他跟徐致靖的父亲是科举同年,交情不错。李鸿章毕竟树大根深,荣禄也得给面子。

        徐致靖进了刑部的大牢,依旧命悬一线。因为朝政向后转,保守派猖獗,还是要杀人。徐致靖在牢里,开始家人还能探视,后来就不允许了。在里面,徐致靖也明白,时刻准备着,什么时候被拖出去砍头,一身朝服,总是穿在身上。这边闹起了义和团,北京城大乱。英国使馆顾不上中国人了,远在新疆的张荫桓,被补了一刀。在牢里的徐致靖,一时半会儿居然还没事。因为当家的载漪、刚毅和徐桐们,正在忙着肃清政敌,这个死老虎,可以暂时搁一搁。他们最想杀的人,当然是光绪,但这事得等西太后把皇帝废了再说,接下来要杀的,是李鸿章,但李鸿章已经远飏广州,鞭长莫及。庆亲王奕劻也可恨,但此人滑头得紧,抓不住把柄,而且深得西太后的信任。张荫桓已经假西太后的手给杀了,徐致靖关在大牢里,什么时候要杀,一句话的事儿。剩下的朝臣,但凡有出头对他们所为表示异议的,一个不留。许景澄、袁昶、徐用仪、联元都掉了脑袋。连一向受老太婆宠信的户部尚书立山,居然因在义和团问题上跟载漪拌了几句嘴,也被关进大牢(也有传说是立山跟另一个支持义和团的庄王载勋争一个妓女,结果被载漪和载勋联手黑了)。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背过气去。还亏了在牢里的徐致靖懂点医术,给救过来了。可过了几天,立山这个做了多年内务府大臣,把西太后伺候得特别舒服的公子哥,还是被杀了。这种时候,西太后和一堆保守派大臣基本上半疯了,就是要跟西方决裂,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红眼了。

        原本,关在牢里的徐致靖,肯定是要杀的。但八国联军打来得太快,西太后走得过于匆忙,只来得及把珍妃丢到井里,已经来不及派人去刑部大牢了。联军进城,京城的官员衙役作鸟兽散。大牢里的囚犯,跑得一个不剩。但是徐致靖不肯走,说是他是朝廷的钦犯,不能就这么被外国人给放了。幸亏牢里有主事的,是他的学生,提前通知徐致靖家人,把老爷子给强接了出去。

        等西太后逃难回来,再一次要变法了,徐致靖这事儿,也就稀里糊涂地了了。一纸赦令,老爷子回到老家,依旧唱昆曲。自号仅叟,意思是,大难之中,仅剩下的人。此前差不多两年工夫,天天都命悬一线,尝够了死亡的滋味,居然活过来了,真是命大。

        (《今晚报》2016.1.4 张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