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1月16日 星期六

    欧洲难民政策或遇“拐点”

    《 文摘报 》( 2016年01月16日   03 版)

        跨年夜发生在科隆、苏黎世、赫尔辛基等欧洲城市的大规模性侵案件,有可能成为压垮欧洲相对宽容的难民政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1月9日,约1700人在科隆参与反难民游行,高举“不欢迎难民强奸犯”的标语,要求驱逐难民。分析人士认为,跨年夜集体性侵案,极有可能对已经签署了30年之久的“申根协议”产生影响,对欧盟人员自由流动和“善待”难民的基本价值观形成挑战。

        国际移民组织日前公布,德国在2015年创纪录地接收了110万难民。二战后,德意志民族背负着“罪恶感”,接收安置来自全世界的各类难民,一直是欧盟收容难民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除美国外,寻求庇护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

        叙利亚内战后,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纪难民潮”,默克尔直面朝野上下的非议,力主开放边界,最大限度地安置难民,为捍卫欧盟的基本价值观贡献良多。但现在,对其难民政策的批评已上升到了“极不负责任的历史错误”的高度。批评者认为,实行了一年多的宽松难民政策,不仅威胁到德国社会结构自身的稳定,而且正在破坏着欧盟的团结与合作,并一定会使欧洲陷入混乱,最终削弱欧盟的整体实力。

        说到难民,世人均对他们因为战祸而背井离乡的命运深表同情。但正如谚语所云:“唯自助者天助之”。难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克制、自我提升、主动融入极其重要。以瑞士接收葡萄牙难民为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的葡萄牙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因为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开始来到瑞士,其中很多人是以难民身份。30多年过去,21.6万名葡萄牙人在瑞士与当地人和谐相处,迄今为止没有发生过任何大的冲突。用瑞士人的话说,葡萄牙移民和难民“有问题都是自己内部解决,不给别人找麻烦。”

        短短一年内,仅德国就有110万难民涌入,而且这股潮流还在继续,这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难民中的极少数人,又做出了让欧洲各国“政府与百姓共愤、居民与难民齐讨”的事情,这对难民的整体命运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欧洲接收难民的历史乃至欧盟人员自由流动的历史,在此可能碰到了一个“拐点”。欧洲难民政策在当下如何演进,是对欧洲团结和“欧洲价值观”的历史性考验。

        (《光明日报》2016.1.13 何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