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1月12日 星期二

    北京胡同的“江湖”轶事

    《 文摘报 》( 2016年01月12日   05 版)

        影片《老炮儿》放映以后,网络上有许多谈论老北京“规矩”的文章。曾任北京地方志学会秘书长的柳村从小在南城胡同里长大,对于那些有关老北京胡同的“江湖”事,且听他是怎么说的。

        有文说,北京有一条胡同叫“炮局”,而胡同里有市公安局的治安处,专管小偷、流氓打架等,由此,“炮局”成了“公安局”、“拘留所”的代名词,而“老炮儿”,就是“老进炮局的人”。但我小时候听大孩子或大人说,“炮局”并非泛指公安局或拘留所,而是特指东直门内“炮局胡同”的原市公安局预审处或拘留所。

        其实老北京的市井胡同里,没有“老炮儿”一词,而有“老泡儿”之语。我们可以查一下《北京土语辞典》,“老泡儿”即“男妓”,年少者称为“泡儿孩子”。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北京南城的胡同里,“老泡儿”是一个比较含混的词语,其中有老混混的意思,也有老流氓的成分。一般来说,这种人年龄应该在30岁以上,或者更大,多少有着过去的混迹名声,特别是往往认识某一地方的“老大”。由于“老大”的面子,很少有人去招惹他,或让他下不了台,但他毕竟是“过了岗”的,算不得真正的某一帮伙里的人。

        王朔以小说《顽主》成名。但在老北京的胡同语言中,原本没有“顽主”一词。旧时市井胡同里,人们将游手好闲,出入各种场所,又浑不懔、玩世不恭的人称为“玩儿主”或“玩闹”。由于“顽”与“玩”音近而字义通,因此将“玩儿主”写成“顽主”似乎恰到好处。以“老炮儿”替代“老泡儿”,大概也是一种可能。

        50年代初期,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外城东部胡同里的学龄前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在胡同里玩耍,不会担心有人欺负。特别是男孩子喜欢拉帮结伙,四处闲逛。也许是防身健体吧,一些大孩子在胡同宽绰的地方用拳套练拳(那时叫“玩拳”),或者穿上褡裢撂跤。

        邻居家,有两个年长于我的大孩子,一个玩拳好,一个擅撂跤。有一天傍晚,我随他俩到不远的金鱼池去遛弯。池岸边迎面走来一个瘦高个儿男子。走近了就上下打量,邻居孩子说了:“照(看)什么照(看)?”对方说:“你们哪儿的?”邻居说:“怎么着?练练啊?”于是俩人就玩起拳来。眼见那人脸上挨了几拳,停了下来。那人说:“哥们儿玩得不错……”就在这时候,呼啦来了六七个人,一下子把我们那邻居围了起来。眼看就要有一场混战,那伙人的大哥来了。一见面,邻居孩子和大哥认识,架也就戛然而止了。

        大哥和邻居靠着金鱼池的水泥栏杆聊天叙旧。后来听邻居说,在外边玩的人,都讲究规矩。陌生的半大小子在街头相遇,看着不顺眼,就有了茬呗儿,那就得用玩拳或撂跤来解决。

        撂跤讲究“三跤两胜”,玩完拳没人判点儿,但心里有数。于是“不打不相识”,一方“认栽”,说“服了”,就可以握手言和。也有“茬架”的,事先约好地点、时间,双方都可以找人,多少不限。双方人马按时在约定地点相汇,但经常是经过谈判或中间人说合,不动拳脚棍棒双方便化干戈为玉帛。

        当然也有不讲规矩的,虽然不动刀叉,但却使用“飞轮”(影片《老炮儿》打架的场面中,有一人在手上套了一个金属的轮状东西)。这种东西,能将对手划伤(花了),却很少使人重伤或致人死亡。不过这已经超出胡同的“江湖”之道,并不会得到赞许。这种人当然是横主儿,却常常是很快栽进局子里。

        胡同“江湖”大哥之下有一帮小兄弟,再以下跑腿儿的被叫做“碎催”。那时候,他们把交女朋友叫“带圈子”。胡同小青年的口头语不仅是鲁迅先生说的那个“国骂”,还有一个是旧时传下来的纯属“京骂”的“丫”。其义为“丫头养的”,有“野种”或“来路不正”的意思。

        那时候,女同胞的口头语常带“德性”。这是一个意思很微妙的词汇。听了男人带有调戏意味的话,一句“德性”,可以是怒斥,也可以是意味深长的回应。

        (《北京青年报》2016.1.10 柳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