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五味(酸、苦、甘、辛、咸)源于天地之气,五脏对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归,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长期地五味偏嗜会引发五脏的“连锁反应”,不利于健康;反之,五脏病变会使人对五味的喜恶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饮食嗜味或口味的突然变化。
偏嗜酸味提示肝脏问题
酸入肝,酸味对肝有滋养作用,适当食酸可滋养阴液。但偏嗜酸味或者突然喜食酸味,则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一种反映。长期偏嗜酸味或过量吃酸味食品,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偏嗜苦味多为心火内盛
苦入心,苦味可清心火、消暑热。嗜食苦味往往是心火内盛的表现。但苦味食物大多性质寒凉,长期偏嗜苦味不仅损伤心气,还会加重脾胃虚寒。
偏嗜甘味损伤脾胃
甘入脾,甘味对脾胃有滋养作用,但嗜食甘甜者往往有脾虚的问题。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大多嗜甘,而这种口味偏嗜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病情。
偏嗜辛味耗气
辛入肺,辛味可解表行气、调理气血。但肺病嗜辛。长期过食辛辣可致肺气宣发太过,气机耗散,耗伤精神,令人疲惫。
偏嗜咸味损伤肾精
咸入肾,适量的咸味对肾有滋养作用。但肾病患者对咸味、酸味等味道比较麻木,长期偏嗜咸味会损伤肾精,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
此外,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调节口味,如春季宜减酸增甘以养脾,夏季宜减苦增辛以养肺,秋季宜减辛增酸以养肝,冬季宜减咸增苦以养心。
(《生命时报》12.4 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