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治理雾霾关键要化解社会成本

    《 文摘报 》( 2015年12月10日   06 版)

        如何治理雾霾?事实上,我们既不缺乏决心,也不缺乏技术,治理雾霾的关键问题是社会成本问题。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一种资源投入一种用途所放弃的该资源投入其他用途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任何行动都要考虑机会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持续,治理雾霾也是如此。

        环保部专家指出,就整个华北区域而言,冬季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雾霾的最主要来源。从原煤燃烧来看,我国已拥有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技术,也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但煤炭仍占能源消费的70%。为什么我们会大量使用煤炭?不是因为煤炭有多好,而是因为煤炭相对便宜。一项新的技术能否普及,不在于技术有多先进,而取决于该技术的使用成本是否比现有技术更低。企业和居民都会根据经济原则决定自己的行为。

        从工业排放来看,河北是工业大省,钢产量连续14年居全国第1位,2014年约占全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一。钢铁产业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关停工厂对治理雾霾来说,效果立竿见影。然而,这样做成本很高,只能是权宜之计。关停这些工厂对北京市民来说成本为零,但这些工厂的工人却要工作、养家,他们要承担关停工厂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对于我们来说免费的东西,不是因为它没有成本,而是成本由别人承担了。

        行政手段只能带来短期的效果,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人们自发地节能减排,才能形成治理雾霾的长效机制。首先,要用市场机制倒逼企业开发、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实现转型发展。其次,要发挥政府在化解社会成本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化解好社会成本,治理雾霾才会取得长久的成效。

        (《新京报》12.4 康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