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防病须顺应自然。早晨起来锻炼,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养生之道。但晨练应该考虑气象和环境因素,否则,反而可能对健康有害。
早晨雾霾大
雾霾具有广义性,既包括PM2.5等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的“霾”天气,也包括气象观测学中的“烟幕”和“大雾”。
随着人们向空气排放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不少物质在空气中聚合、变化形成烟幕。烟幕是大气遭受污染的标志之一。冬季的早晨最容易出现烟幕,且不易扩散,从而使早晨成为污染的高峰期。
大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作为凝结核的尘埃、细菌或其它微粒,多是“脏物”。雾滴中的有害物质比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即PM2.5),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冬日阳光是“补药”
古人曰:“冬日晨练,必待日光”。
首先,冬季日出之前,天气非常寒冷,此时外出锻炼,易受“风邪”侵害。一般待太阳出来半小时后,晨寒就开始缓解。
其次,人们普遍喜欢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晨练,殊不知,日出之前,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附近会积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人体健康。
再次,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后最不易扩散,而当太阳出来后,地表温度升高,污染物便容易向高空扩散。
因此,老年人冬季晨练务必“赶迟不赶早”,最好待太阳升起后、觉着有明显暖意时,再外出晨练。
(《北京青年报》12.1 霍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