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会为买房发愁吗?
公元前919年(西周时期),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1300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价值100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
东汉时,陕西汉中城内房舍最便宜的1万钱一处。《后汉书·百官志》记载,等级最低的公务员(佐史)每年能领96斛米,折合9600钱,两三年下来买一小套房大概不成问题。
南北朝时贫富悬殊极大,房价也最不靠谱。《南齐书》记载,“其民资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半数居民收入仅几千钱,房价却要几百万钱。
唐朝一碑文拓片记录:一座拥有房屋39间、占地2.9亩的大别墅,拍卖成交价仅138贯,折合13.8万文。当时洛阳斗米(约10斤)10文,其1文铜钱的购买力相当于人民币3块钱,13.8万文就相当于40万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晚年(宋徽宗年间)在开封花9400贯买了一所宅院。按当时朝廷书记员每月3500文俸禄算,相当于3贯多一点,要不吃不喝261年才能买得起苏辙那套房。
明代买房也不是件容易事,小型房产需三四千两银子。以清河县县令为例,从七品,每年薪水350两,想买房,不贪污的话,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房钱。
清朝“京员例支双俸”,即在“正俸”(基本工资)外发同等数目津贴。一个七品官年薪90两,当时新街口附近的房子仅85两,大概两年即可买套私宅。
到了1915年时,北京城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四合院一处瓦房十一间,售价150块大洋。1933年,崇文区东柳树井一处房产瓦房十间的四合院,大洋2950块。
@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