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函
很多人引以为荣的人脉,在课堂、开会、饭局、KTV、桑拿房等社交场所开拓,实话说,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前提下,人脉不人脉全拼综合实力。所谓“人脉圈”,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
社会好比是一个圆锥,每个人都在圆锥的高上面。你和同等水平、不同领域的人的距离就是你所处平面圆的半径。只要你的水平更高,你接触别的领域的人的距离就会更短。银行小职员认识三线明星不太容易,但是银行老总和大明星就可以出双入对。博士刚毕业的学术菜鸟认识基层公务员的难度微大,但是院士可以很方便跟省长交流,喝一杯茶。
所以,决定你有效人脉的不是范围的广袤与否,而是你自身的实力水平。你认识多少人没有意义,能号召多少人才有意义。即便我们和某位大神(名人)处于同一个圈子——IT圈、娱乐圈、投资圈、学术圈等——经常一起开会,出席活动,我们还是没有机会跟他们形成真正的友谊,原因就是大神只看得到同一高度的大神,我们还处于大神的俯瞰视线之外。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学生,上午围观了冯小刚新片发布会,下午旁听了马斯金的制度经济学,晚上买票参加了李泽楷的慈善晚宴,又能怎么样呢?即便你四处发朋友圈、微博向世界描述你和冯小刚、马斯金、李泽楷等多么熟悉,但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向冯小刚要签名保安依旧会拦住你,马斯金也不会给你写推荐信,李泽楷也不会跟你合伙做生意。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盲目“拓展人脉”、游走各种“社交场合”、加入各种“微信群”的意义真心不大,其效果远远没有集中精力让自己成长起来更有效。你想跟人家成为相互照应的“一家人”,那得先走进“一个门”,前提是咱得有能力跨过“门槛”。与其汲汲于那些伤身又没效率的应酬,还不如看两本书、锻炼身体、陪陪父母老婆孩子。
岭深常得蛟龙在,梧高自有凤凰栖。有时,我们错把“认识”等同于“认可”,错将手机通讯录等同于“及时雨”。殊不知,只要自身不断进步,自然会有一批志同道合的真朋友结识。毕竟,50元人民币设计得再好看,也不如100块更招人喜欢。
@思想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