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斯兰国”发布新宣传片,点名60个“国家”是“反伊斯兰国全球盟军”,其中包括中国国旗以及台湾地区旗帜。
IS是否真的有能力袭击全球?对此有媒体分析认为,IS的大部分威胁都是障眼法,它的真实实力受到它所控制土地和相关资源规模的限制。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和地区都被IS点名,但这些国家都没有直接受到过中东著名恐怖组织的攻击,中东恐怖组织似乎还有些顾不上东亚。
有数据显示,2015年遭受恐袭的城市中东北非最多,达24.27%,南美和西欧也达到了24.07%。
美国及欧洲国家正在成为并已经成为IS的主要袭击目标,其他国家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在恐袭威胁之外,但原因却要复杂得多。
例如,中国所面临的恐袭威胁从根源上来说并非来源于IS,而是来源于西方反华势力在双重反恐标准之下操纵一些极端暴力恐怖组织制造的麻烦。
对中国城市而言,某些极端分子也曾加入到“圣战”之后回流或潜回新疆实施暴恐活动。但是,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IS的主要行动目标在正面针对中国城市。
一定程度上,“吸引”IS发动恐袭攻击的城市有相似的特点。
首先是宗教失尊,即某些国家或城市对其他宗教缺乏起码的底线尊重。其次是价值失合,西方世界的享乐主义和伊斯兰教义中禁欲主义的人生哲学是背道而驰的。近年来IS发动的恐袭,多数发生在酒馆、咖啡厅、餐厅、体育场、剧院等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场所,而不是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等城市建设工程。
所以,IS采取的恐袭行动完全是冲着打击目标国的核心价值观。从恐怖分子的成分来看,在中东的恐怖组织中夹杂为数不少的欧洲人,他们有的持有欧洲国家护照,可自由游走于中东和欧洲之间。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45期 海外网 11.26 刘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