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本意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24日   06 版)

      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章》及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强调的。从总体上讲,地方、部门在保持一致上基本达到要求,不然就无法解释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六十多年的现象。

      与此同时,在保持一致工作上也存有许多问题和弊端,包括应该保持一致的没有保持一致,或者没有完全保持一致;不该保持一致的却刻意保持一致。这些现象都有悖于“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本意,在理论上违背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上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有害。因此,有必要通过改革,解决“保持一致”工作上的问题和弊端。

        应该保持一致的没有保持

      中国共产党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执政党。党和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连的关系、鱼水关系。但是随着执政地位时间的拉长、生活条件的不断富裕以及党内监督跟不上等因素,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了,把群众不当回事,个别极端的甚至把党和人民群众对立起来。近几年时不时冒出“你是代表党来问我,还是代表老百姓来问我”的雷人新闻表明,某些官员的做法与党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

      落实中央精神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在改革上说得多做得少,纪律上阳奉阴违。中国今天的成就,改革是原动机。不断的渐进式的改革,是解决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矛盾的良策。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高层对此有深刻认识,并在各种场合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身体力行推动新一轮改革。但是到了基层,某些官员不去领会高层领导的良苦用心,而是鹦鹉学舌,没有实质性内容。对照改革开放之初,小岗村、步鑫生、马胜利这样标志性的改革事件和人物,今天难得一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尚有欠缺,盼的只是顶层设计。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没有人民广泛而深入的参与,这种改革将不会为人民所关注,甚至会引起反感。

        不该保持一致的刻意保持一致

      思想路线按照固定模式,脱离本地实际,简单地照抄照搬,乐意做上级精神的传声筒、复印机,从不考虑中央精神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部署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经常做出新的决策,是因为中央领导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时刻关注人民的所思所想,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借用智库力量,集思广益,对全国总的趋势作出判断和决策。具体到某一地方,在具体做法上不一定全国整齐划一,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使保持一致具有鲜明性,富有地方特点。这种保持一致的方法党中央、国务院是能接受的,也符合当地民众要求。

      面对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艰巨的任务,必须靠解放思想来统一新的认识,在方法上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对应该保持一致却没有保持一致的现象,要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制定出一套地方、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制度、法规,确保政令畅通。对按照自身运行规律而没有行政色彩的企事业单位,绝对不能一刀切,亟待在这些方面做出一些重大调整。尊重规律,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各自领域作出更大成就。这也是一场大的改革。而对那些盲从地保持一致实则应付差事的地方、部门,首先高层要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高层的决策和要求地方、部门难以达到?还是地方、部门萧规曹随?这些都需要深层次的改革,通过改革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社会科学报》总第1484期 李牌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