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反映出收入差距明显较大。
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除了这些因素外,更多的是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原因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收入差距。想想看,同样一个人,仅仅因为他生在农村,又是西部地区,而且资源贫乏地理条件恶劣,他一年的收入与一个同等劳动力的人工作在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多大可想而知。
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第一次分配,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让每个人有多大能量发挥多大用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是大多数专家的方案。
当然,市场有竞争就会有成败,成功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过着平平淡淡的中产生活,更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市场的弃儿,挣扎在贫困线上。当市场不能解决这部分人的正常生活时,作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政府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合理的税收制度,就成为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重要保障,从而公正地实现社会转移支付,让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得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
(《深圳特区报》11.17 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