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化解收入不均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24日   06 版)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反映出收入差距明显较大。

      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除了这些因素外,更多的是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原因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收入差距。想想看,同样一个人,仅仅因为他生在农村,又是西部地区,而且资源贫乏地理条件恶劣,他一年的收入与一个同等劳动力的人工作在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多大可想而知。

      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第一次分配,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让每个人有多大能量发挥多大用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是大多数专家的方案。

      当然,市场有竞争就会有成败,成功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过着平平淡淡的中产生活,更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市场的弃儿,挣扎在贫困线上。当市场不能解决这部分人的正常生活时,作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政府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合理的税收制度,就成为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重要保障,从而公正地实现社会转移支付,让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得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

      (《深圳特区报》11.17 定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