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文学市场处于下滑的状态下,儿童文学在近十年却出现了逆势上扬的趋势。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称,用“半壁江山”来形容儿童文学在整个市场份额中的占比不为过。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娱乐化、类型化的问题需要注意。由于童书出版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出版机构为迎合小读者的流行趣味,网络游戏故事书、搞笑故事层出不穷,“这些书籍文学性、艺术性都很差,往往迎合了人性中卑下的那部分,一切快乐至上。”不少家长也在避讳“苦难”这个主题。
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说:“首先必须是文学,这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在标准上没有差距,只不过是因为考虑到儿童、少年读者的认知能力、欣赏能力,在语言的深浅上有所变化,但就文学性来讲,它没有任何差异。一部文学史,85%都是悲剧性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当我们提到那些名著时,都是如此。比如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给人带来忧伤和痛苦的。再比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都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当我们在说忧伤时,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苦难文学绝不等同于暴力、血腥、颓废。“好的儿童文学承担了为孩子们塑造世界观的功能,整天吃糖怎么行?痛苦或者忧伤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需要作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把握好写作的度。”
(《东方早报》11.18 徐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