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拉是意大利相对贫穷的南方巴西利卡塔大区马泰拉省的省会。像意大利很多古老城市一样,马泰拉也分为历史中心和新城区,这里的历史中心非常古老,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居住,算起来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马泰拉也被称为sassi,意思是“岩石”。这是因为,这里的房屋在火山石山坡上凿建,有的完全是在岩石间挖成的洞穴,有的在洞穴之外用石头加建,成为半洞穴、半房屋的住宅,层层叠叠,错乱交叉。一家的屋顶可能就是别人的门前平台或街道,其地板可能是下面人家的一部分屋顶。街道小巷、斜坡、台阶穿越洞穴之间。私人住宅是这样,教堂等公用建筑也是如此,形成蜂巢般的奇特穴居山城景色,直到18世纪一直保持原貌,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穴居居住区。1993年,马泰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这样的石窟民居也曾展现过难以想象的贫穷。上世纪20年代初,墨索里尼开始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百姓生活困苦。著名作家、反法西斯斗士卡洛·莱维1934年被流放到路卡尼亚(即现在的巴西利卡塔)乡间,事后他将为期一年的经历如实写出,书名为《基督不到的地方》。书中记录:
“在这些硬土壁上开出的黑暗窑洞里,看到的都是简陋得可怜的家具、床铺和破烂东西。地上躺着狗、绵羊、山羊和猪。一般人家只有这么一个窑洞,一家人都在这个窑洞里睡,男人、女人、孩子和牲畜都睡在一起。两万人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这本书在1945年才出版,如实的记录引起了全国的震惊。政府于1952年开始在老城对面建筑新居,将约两万名石窟居民全部迁到新居,原石窟被政府收购,历史中心成了空无一人的“鬼城”。
一本书改变了这座山城的命运,一部电影扭转了山城的运势,多部影片的作用则更具威力。
1963年,意大利著名导演、诗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就在物色他的名片《马可福音》的外景地,最后选定马泰拉。已被遗忘了十多年的宝藏开始受到关注。2002年,好莱坞巨星梅尔·吉布森的影片《耶稣受难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美国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2006年在这里拍摄了《基督诞生记》,以马泰拉为外景地的著名影片有十几部,这些影片成了这座城市的免费广告,为它的复活立下汗马功劳。
马泰拉(包括新城区)现有居民5万多人,每年迎来10万名游客。山城街道十分复杂,必须有当地人做导游,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这里市政管理严格,社会治安良好。当地的华人华侨说,出门忘记锁门时绝不会返回,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被偷被抢。而在意大利其他城市,没有被偷被抢的极为少见。这里的恬静和安全无疑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光明日报》11.14 刘儒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