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入冬话冻疮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12日   04 版)

      冻疮是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易复发。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潮湿、冷风、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缺乏运动等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初冬、早春季节是冻疮的高发期。患者常有手足、耳轮、鼻尖、臀部等循环末梢部位皮肤发凉、色泽变紫,进而表现为紫红色水肿性斑片,境界不清楚,边缘鲜红。自觉瘙痒,受热后加重。局部有冷感及麻木感。病情进一步发展,损害表面可发生水疱,糜烂或溃疡,继发感染。

      冻疮发生后,次年往往会复发。一般有症状时及时处理,平时注意保温,2~3年后就不再容易复发了。

      开展耐寒锻炼是预防冻伤的积极有效措施。如打球、跑步、爬山等,不要过早穿冬装,还可以从秋末开始坚持冷水洗脸。多活动、勤搓手、跺脚、揉耳,这样可以激活血液循环。另外,要保持鞋袜、衣服干燥,注意保温取暖,还要注意鞋袜不要过紧,戴手套,穿厚鞋袜,戴护耳罩。局部用暖水袋逐步加温,并进行按摩。避免寒冷的再次刺激。

      在皮损没有破溃时,可外用复方多磺酸黏多糖软膏、辣椒素软膏、维生素E软膏等促进局部循环的恢复。已经破溃者局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黏B软膏预防控制感染。

      (《健康咨询报》11.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