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我国将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10日   06 版)

      国有资产代表着全体纳税人的利益。如何管理好巨额国有资产,关系到国之命脉、人民福祉。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部数据显示,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截至9月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1171103.2亿元,负债总额776827.6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394275.6亿元。

        两类新公司“横空出世”,能否破除监管顽疾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这一改革方向,正是此次国务院意见的改革核心。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意见明确的三方面改革举措中,一大重点是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包括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意见当务之急要解决政企分开问题。政府如果管太细,连30万元规模的重组也要审批,企业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就好比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切了一刀,今后国资监管机构以监为主,两类公司以管为主,企业本身经营为主,各归其位,这是改革的关键。”李锦说。

      他透露,今后一种方式是改组部分主业突出并具备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成为行业投资经营公司,如中粮集团试点成为中国粮食投资经营公司;一种方式是新成立类似汇金公司模式的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营。

        “投资负面清单”,如何实现国有资本能进能退

      楼继伟表示,改革提出探索国有资本投资负面清单,核心为了更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新的管理体制下,通过退出一批、重组合并一批、创立一批国企等方式,将引导国有资本更多向核心领域和关键行业转移,并通过投资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本流动。”李锦说,当前改革难点在于清退一些产能过剩、生产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等。

      对于“国有经济是否该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的争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陈清泰认为,国有资本“应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但在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应与时俱进地改变国有经济功能,由过去看重对产业和企业的“控制”,现在转向专注资本投资收益。

        国资划转社保,能否缓解养老金缺口难题

      国有资本取之于民,如何更好用之于民,也是此次改革意见的一大看点。

      楼继伟介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过程中,将部分国有资本划转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持有,分红和转让收益用于弥补养老等社会保障资金缺口。

      李锦说,这是改革回归“国企为民”本意之举。过去国企红利直接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存在诸多障碍,此次改革缩短了中间链条,让群众直接感受到国企发展的好处。

      (《北京日报》11.5 朱慧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