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

    怀念老书店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05日   05 版)

        ■冯德英 

      读书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大约就是书店了。

      进到书店里,不管你买不买书,都可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随便翻看。所以,即使书没被买走,但那个人认认真真地将它读过一遍,这本书应该说已尽到了它的职责。然而,这样的场景,如今就要成为回忆了。因为在绝大部分城市里,已很难找到可以轻易走进去阅读、购书的书店了。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迈向国际大都市,书店自然也跟着“高大上”了,仍像从前那样,让一身机油或两腿泥水的工人、农民工进来看书,这样的书店还有什么品位可言?于是,为达到“高大上”的标准,很多书店经营者便开始“功夫在书外了”,装修了再装修,豪华了更豪华,一楼设咖啡馆,二楼有棋牌室,三楼添一个茶馆……总有些拒普通人于店外的感觉。

      问题是有钱人真的会来买书看书吗?倒是那些普通市民,尤其是农民工,最爱逛书店。我曾结识过几个搞装修的农民工,他们在劳动间隙,常常把铺在地上防油污的报纸捡起来读。他们对阅读的渴望是如此强烈,节假日如果有机会进书店,常坐在地板上读到书店关门。如今,这样的爱书人再到所谓“高大上”的书店,却明显不合时宜了。

      书籍对于作者还是读者,从来都是朴素而平易的,而作为这二者的媒介——书店,一旦“高大上”起来,只知道围着富人转,那无疑也就抽掉了“阶梯”,让那些渴望读书的人望而却步了。

      咖啡馆里摆些书籍,那叫高雅;书店里摆上咖啡,至少我认为有些不合时宜。毕竟,多数普通人进书店是为了读书,不是为了喝咖啡的。我怀念那些为普通读者敞开大门的书店。

      (《新华每日电讯》10.30)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