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现藏《石渠宝笈》中提到的作品共计1229件,此次特展的书画藏品共283件,除《清明上河图》外,其余件件也都是传世经典,这里再介绍三件国宝书画《伯远帖》《后赤壁赋图》《五牛图》,以飨读者。
伯远帖卷
王珣的《伯远帖》是三希堂法帖中唯一一件东晋真迹。当年乾隆帝曾将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集齐,放在养心殿的暖阁里,并特别命名为“三希堂”。不过后来研究表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均为唐宋临本。
伯远帖是王羲之的侄子王珣(349~400年)所作,是东晋书道名家唯一的存世真迹。由于价值特别突出,所以被装裱的很长,卷头有乾隆题字:江左风华,后面印章绘画题跋无数,显然是历代珍视的异宝。帖文本身不大,在长卷正中,长25.1厘米,横17.2厘米,为纸本行书。帖上共5行47字,是一个信札。由于信中主要讲一个名叫伯远的人,所以被称为伯远帖。
伯远帖最大的价值,是在文中每个字的写法之上。东晋人的书写方法和今天不一样,首先执笔方法是斜执笔,和今天拿硬笔的方法一样,毛笔也和今天的不一样,是硬芯的,换言之当时的书法其实都是硬笔书法。只是那种写字法现在已经不能重现了,因为没有笔。当时的笔只留了一根,在日本奈良,而且复制不出来了。
通过《伯远帖》,我们可以看到东晋书家技法的很多特点。好比说书势会稍微向左倾斜一些,形成险峻端庄的效果。字体在横向上游刃有余而纵向拉力不足,如“远”“以”“游”“如”等字,在横向扩张上做的很好。很多竖画写的很短,和一个点相似,这是作者在纵向上有意的藏拙。有一个败笔是“申”字,因为字体完全是纵向拉长的,写到下面用笔就软弱了。名家写字也不一定每个字都成功,何况这是书道出现早期的常见问题,对于“悬针”式的笔画处理经验不足,到后面的“别”字上,作者扬长避短,把竖笔横向化,效果就好多了。
总之,《伯远帖》传达了一点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写字是要经过设计的,横竖撇捺都不是随意为之,也正是因为这种设计,才让书法成为了一门名副其实的艺术。
后赤壁赋图
《后赤壁赋图》名声不著,却是故宫不得出境的至宝之一,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这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说起。《后赤壁赋》是苏东坡于1082年十月间写的一篇游记,是他被贬湖北黄州(今黄冈)时所作,由于他五月间写过一篇《赤壁赋》,所以这篇叫《后赤壁赋》。
苏轼是北宋的一代文豪,可惜命运坎坷,他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小人阴害,以诗文构陷入狱。他的作品、手迹被查抄焚毁,连碑刻都被推倒打碎,一时间举国无人敢提苏东坡三字。
谁也没有想到,对苏东坡评价的转折竟然来自靖康之耻。汴梁被攻陷时,金军总帅完颜宗翰和金太宗派来的钦差都着力收集民间的苏黄(苏东坡和黄庭坚)书帖。之后是南宋和金朝的长期对峙,北方金熙宗于1137年开科取士,苏东坡的文章诗赋都成了教材,这也让苏黄一派在金朝有了正统地位。
南方的宋高宗赵构为了守住文化上的正统,也开始推崇苏轼,说苏东坡是“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追封为太师,还特意下令做了这幅《后赤壁赋图》以为纪念。画面上画的是苏东坡和友人泛舟江上,夜游赤壁的悠游之态。
《后赤壁赋图》有政治性很强的创作背景,于是创作团队也是最强的。此图的作者马和之是南宋初年宫廷画院中排名第一的高手,他画白描是一绝,笔法远承画圣吴道子,行笔飘逸,人称柳叶描。《后赤壁赋图》画面上有大片留白,无论舟石山水还是人物仙鹤,用的笔墨都不多,但无不传神灵动。水天空阔处一叶孤舟,笔墨精妙,诗意十足,真是高明之作。马和之还有个创作搭档,来头更大,那就是皇帝宋高宗本人。后赤壁赋图就是由宋高宗书写文字,然后马和之作画配图。
五牛图
韩滉的《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一度被业内称为“镇国之宝”。
《五牛图》为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五牛图》中所绘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可贵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韩滉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
循着中国卷轴画从右到左的习惯展开观赏,五头牛列为一行,每一头既可独立成图,而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作者韩滉(723~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公。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五牛图》在宋代曾是南宋皇室的收藏,后进入乾隆的宫廷收藏之中,八国联军侵华时流出清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从香港回购,重归故宫。收回时,伤痕累累,1977年,经故宫专家重新揭裱、补笔、全色,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文物修复中的一个典范案例。
(综合《新民晚报》9.18 《北京晚报》9.23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