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校区的校园又名“康乐园”,因南朝袭封康乐公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被贬广州时曾居此地而得名。园中格兰堂南,有一幢两层高的红色小楼,在秾枝密叶的掩映下坚实而有风骨,似乎喻示着主人的品格。这座小楼便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的故居。
故居原名麻金墨屋一号,建于1911年,由美国麻金墨夫人捐建。1949年1月陈先生一家从上海乘船抵达广州,到岭南大学任教,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全国院校调整,岭南大学合并入中山大学,先生便移任中山大学教席。1953年夏,先生一家搬到该楼第二层居住,自此,在这幢楼里度过了极不平常的十六年。
故居门前至小院外围有一条水泥路十分醒目。当年学校为方便晚年视力几近失明的陈寅恪行走而特意将路面刷白。这是大师走过的路,也是一条尊师重道的路。面对故居,门右边是饶宗颐先生题写的牌匾——陈寅恪故居,左上方是“东南区一号”的木质门牌。
进入正厅,中间倚墙放置的是陈寅恪先生的半身塑像。先生双唇紧抿,目光深泓。东侧墙面挂着古文字专家陈炜湛教授以甲骨文手书的陈寅恪先生名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于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的碑铭《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以甲骨文书之,更显劲峭古拙。
沿着正厅西侧的楼梯上二楼,仿佛进入了一段过往的时光。二楼的陈设按先生当年生活时的原貌恢复。房间布置简单朴素,家具摆放规整。门窗和地板色泽深沉。走到北墙窗户边,还可以看到安放于楼下北草坪的陈寅恪先生铜像。先生坐靠藤椅,右手紧握的拐杖,就像一个放大了的问号。
走出卧室,来到宽敞的南面走廊。走廊分为两部分,东部与卧室仅一门之隔,是先生的书房和工作室。西部被先生晚年时用作教学的课室,现在仍可看到走廊上十张带桌板的木椅和一块小黑板。
据中山大学原副校长、陈寅恪的学生胡守为教授追忆,陈先生的课没有考勤,没有考试,全靠同学们上课的自觉性。先生对待教学十分投入,不管前来听课的学生有多少,始终勤谨敬业,讲到有些特殊名词时,担心学生听不懂,便起身写在黑板上,因为先生目疾,无法视物,有时候黑板上的字迹重叠了都不知道。1950年,胡守为选修了陈寅恪所开“唐代乐府”一课,学生仅有他一人,先生上课照样认真,连着装这样的细节也是一丝不苟,虽然上课地点就在家中,但每次上课都穿戴整齐,即使是夏天,也是一袭长袍。正是在这不到二十平方米的走廊上,先生为史学界培养了多位颇有建树的学者。
走廊东部的书房,是陈寅恪从事学术研究和著书的地方。《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重要论著均在此完成。特别是八十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先生以“失明膑足”的病残之躯,凭借超乎常人的坚定意志,靠自己口述,助手笔录,以十年之功,完成了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心血之作。这部寄情寓志的巨著,在治史方法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先生执“史笔”,存“诗心”,可谓寄托深遥,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他真正的感情、真正的对中国文化的感情,都在里面。”
(《人民日报》9.14 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