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葛晓音就提交了题为《关于公厕建设提高女性厕位比例的提案》,呼吁尽快使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达到1∶2标准。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计算出两性小便时在厕所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其中男性39秒,女性89秒,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但是,现在大多数公共厕所都是按男女厕位1∶1比例,甚至男性厕位更多。看着男厕所门口没什么人,女厕所却人满为患,在2012年2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公园旁边的公厕,上演过一场“占领男厕所”的行为艺术。几名女大学生举着标语牌,劝说男士让排队等候如厕的女士先借用男厕所。她们希望借此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
2013年7月,由“占领男厕所”行为艺术的发起人李麦子(网名)以及其他城市志愿者共同完成的《9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报告选取了北京、天津、济南、兰州、西安、郑州、武汉、杭州、广州等9个城市的公共厕所调查,结果发现:重点城市女厕大多“拥堵”。
9城市公共厕所的男蹲(坐、站)位与女蹲(坐)位的比例均无一例外是男多女少。其中广州市,男厕位为525个、女厕位294个,男女厕位比例达到1.79∶1。厕位数量比例差距最小的北京市,男女厕位比例也达到1.2∶1。
为了能让《9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状况调查报告》成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考,李麦子将报告和由150多位女大学生和女青年联名签署的建议信寄给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葛晓音是其中一位。
“看到这个报告和签名信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太感同身受了。”作为一名女性委员,葛晓音在报告所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撰写了提案。
“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国家标准,关键是执行和落实上被打了折扣。”葛晓音说,提高公共场所女性厕位比例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但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旧厕所的改造力度,增加无性别厕所数量,并力争使新建公共厕所的男女厕位比例达到2∶3或更高,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1∶2的平均水平。
(《人民政协报》9.7 奚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