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读了土耳其文学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随笔《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之后,这座被作者定格为黑白照片的城市,在我心里一直带着“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的神秘感。它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一部分在欧洲,一部分在亚洲,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的都市;它的文化也是混合和多元的,各种文明的冲突、交错和杂糅,带给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混搭”特质。
圣索菲亚大教堂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特质。教堂于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续建,537年完工。它最初是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中心教堂,体现了拜占庭建筑最杰出的成就,内部镶满了马赛克拼图。
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攻入君士坦丁堡,下令将教堂改造成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教堂内的拜占庭壁画用灰浆遮盖,与基督教有关的雕像也被搬出,穆罕默德还叫工人在教堂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于是圣索非亚大教堂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土耳其人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认为,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朝向不适合穆斯林作礼拜,而将其改造成了博物馆。伊斯兰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建筑师锡南在上面增添了奥斯曼风格,长期被掩盖住的拜占庭马赛克镶嵌艺术也从此得以重见天日。
伊斯坦布尔在文化方面的转型同样令人瞩目。贝伊奥卢区破败的富人宅邸已经被风雅的咖啡馆、酒吧和精品店所取代,这个“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的破旧街区也化身为艺术集中地。伊斯坦布尔现代博物馆、萨特艺术中心和萨克普·萨邦吉博物馆等众多艺术场馆相继在此落成。随处可见的街头音乐表演也让土耳其成为音乐的流行地。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有这样一段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
如今,伊斯坦布尔已经重新赢得了“国际大都市”的地位。若奥尔罕·帕慕克看到伊斯坦布尔被评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他也许不会再为这个城市感到伤感和落寞。
(《中国青年报》8.27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