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抗战期间,同济大学六易校址

    《 文摘报 》( 2015年08月29日   07 版)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轰炸了同济大学吴淞校园。8月28、29日两天,日本飞机接连在吴淞校园投下重磅炸弹,美丽校园成为一片废墟。

        同济大学被迫搬迁到上海公共租界,借用地丰路(今乌鲁木齐路)121号房屋作为临时校舍。学校原计划搭建部分临时房屋,准备于10月14日上课。但上海战事日益激烈,学校当即决定第二次迁校。

        这次目的地是浙江金华。除医学院因临床实习留在上海宝隆医院上课以外,其余院系9月迁到金华。10月20日,同济在金华开学,25日举行开学典礼,时任校长翁之龙发表讲话,要求师生“养成良善纯朴之学风,以树立新教育之基础”,适应战时内迁办学的新情况,发扬苦读苦干的精神。

        随着上海的沦陷,金华不时受到日军空袭,同济决定第三次迁校,从金华迁到江西赣州。

        火车从金华开出,费时四五天才到南昌,接着从水路溯赣江而上,师生员工押运校产历时20多天,到达赣州。医学院也从上海迁到了江西吉安。

        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傅信祁当时就读于同济高职学校,经历了从金华开始迁校的曲折历程。他动情地说:“从南昌去赣州途中,水路要经过许多个险滩,我乘坐的那艘船断了舵,大家步行两天到达赣州。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不气馁,很有干劲。”

        同济于1938年1月开始在赣州上课。学校总办公室、图书馆和教室集中在镇台衙门旧址,学生宿舍在武圣庙,教职工宿舍则在城里分散租借住房。大学部有学生455人,高职167人,中学部100多人,规模较上海时期已大幅缩减。

        战事的紧迫程度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在赣州上课半年后,同济大学第四次迁校,从江西赣州、吉安迁到广西贺县八步镇。学生组织了两支步行队,借助步行、火车、驳船、汽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历时两个月抵达八步。1938年冬,第一批校产运到八步江边,还未及卸下,学校又决定迁往昆明。

        这是一次艰难之旅,为了迁往昆明,师生经历了“出国再回国”的曲折路径。从八步经柳州、南宁到龙舟,然后经凭祥、镇南关(今友谊关)到越南同登,再经潦山、河内、老街至河口,进入云南,1939年春节前分批到达昆明。

        在昆明,同济校址分散,在管理、教学和生活上非常不便。学校曾有自建校舍的计划,但因经费筹措困难,未能实现。1940年秋,昆明物价飞涨,加上日机不断侵扰,同济大学决定第六次搬迁,在距离云南最近的四川宜宾地区寻找新的校址。

        受母校之托,曾就读于同济大学的中元纸厂厂长钱子宁也在帮忙打探。在李庄镇赶集日子,人们在茶馆里聊天,说到钱子宁找地盘的事情,恰好为李庄颇有名望的乡绅罗南陔听见。罗南陔马上意识到,对于李庄来说,这是一个机遇。

        经过讨论,罗南陔向同济大学发出16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一封电报为同济解决了燃眉之急。第六次搬迁的地点终于选定,1940年底至1941年初迁校完毕。

        同济大学首先到达李庄镇,几乎与此同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所、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立宜宾中学等文教机构也迁来了。李庄镇一时热闹非凡,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齐名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同济因此得以安放下书桌,在这里度过6年,直到1946年迁回上海。

        (《中国教育报》8.25 董少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