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一个人与一条街

    《 文摘报 》( 2015年08月29日   07 版)
    今日的徐家汇天主教堂

        74岁的画家谢春彦有个幻想,比如说请来神仙,请他把上海徐家汇的东方商厦和港汇广场挪开,那么虹桥路上,就会现出先前逼仄拥挤的徐镇老街。那里,曾是谢春彦的家。

        1953年来沪入住,到1970年代离开,这条街和以此为圆心的小世界,对谢春彦来说就意味着上海。屋内,年迈的外婆与他相依为命,屋外,中西文明交汇、五方杂处的环境也让他触摸到了海派文化第一课。

        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文渊阁大学士、科学家徐光启丁忧回乡,在法华南、徐家汇西面建立农庄别墅,其后裔亦在此结庐守墓,三水汇合处人口渐密,遂成集镇。

        1908年,富商在徐家汇兴建石库门房屋和店家,邮局、电灯、自来水等设施也陆续出现。当时的徐家汇镇老街为通达七宝、泗泾的交通要道。店肆众多,市面繁荣。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淮地区难民大批流入境内,多数以拉人力车、或提篮小卖为业。他们就地搭棚而居。

        在少年谢春彦眼里,日常走在徐镇老街里的居民,由三种人组成。一种是土生土长的徐家汇居民,大多温饱无虞;一种是外省市来的移民,多在附近工厂做工;第三种,是一些底层侨民,包括一些流亡白俄或者是沿街卖牛奶的印度人。

        走出老街,右拐向南一直到天主堂、育婴堂这一带,各种小摊位林立,被称作“江北大世界”。说是“江北”,其实并不完全是江北人士的场地,而是用来形容这一带摊位集市的大众化。唱戏曲的人白粉撒地为界,就粉墨登场;唱滑稽和“小热昏”卖梨膏糖的,张嘴就是戏谑。此外还有南北木偶傀儡戏,有耍棒打拳摔跤卖狗皮膏药耍猴子的,也有集邮摊、旧货摊、旧书摊、修理买卖矿石收音机钢笔电筒的摊子。在谢春彦眼里,眼前五光十色的“江北大世界”,就是上海文娱生活的荟萃之地。

        “徐家汇教堂区”对徐镇老街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老街上的居民虽然识字不多,但教徒不少,大多为人既和善又诚信。谢春彦记得,一户邻居曾带自己去徐家汇天主教堂参加活动,第一次步入其中,就看到了恢弘的内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教堂里的外国神父虽然高鼻深目,身穿法袍,但一旦开口,国语流利。在与本地居民聊天时,还能用徐家汇本地方言交谈。

        几年后,即便放学后再去“江北大世界”嬉戏,他也不能再望之开怀了。而纵观整条徐镇老街,也鲜有读书人。唯一可看的读物,是来自徐汇中学藏书楼的藏书,再者,就是华山路上两家旧书店,这里成为谢春彦和伙伴最喜欢去的地方。在旧书店里,无穷无尽的旧报刊和旧日名家的画册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他流连忘返。

        1957年,谢春彦在徐汇中学读完初中,考入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后归入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慢慢走上了绘画道路。

        “文革”中,外婆病故后,谢春彦就独自住在徐镇老街上,朋友们偶然来看他时,大家就去老街上买些下酒菜、猪头肉,花上2角7分钱买些最便宜的烧菜用黄酒,在狭小的房间里,他们一边泼墨挥毫,一边聊天喝酒。到了傍晚,彼此扶醉而归。如今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对谢春彦来说已全无艰涩,只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快意。

        上个世纪末,已经搬离徐镇老街的谢春彦经过东方商厦和港汇广场时,曾驻足久久凝望,别人眼里的购物点,曾是他的家。

        (《东方早报》8.24 沈轶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