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乒乓外交”,人们都知道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但对触发这次外交的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大多不甚了了。美国运动员的北京之旅,关心的人就更少了。
科恩195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小小年纪就赢得过全国乒乓球比赛的奖牌。
1971年3月下旬,19岁的科恩随美国乒乓球队来到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论球技,科恩是没有机会与高水平的中国运动员在球场上相遇的。
4月4日,从练习场出来的科恩匆忙之中踏上了一辆开往体育馆的车,他上车后发现车上都是中国运动员。由于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对于站在面前的“美帝”,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快到终点时,庄则栋通过翻译与科恩攀谈起来,他说:“美国政府虽然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送你一个礼物做纪念。”他送给科恩一件印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科恩非常高兴,说他认识庄则栋,对他十分佩服。当车到达目的地时,等待中国代表团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车里居然有一个美国运动员,于是拿起相机一阵猛拍。第二天,庄则栋与科恩的照片占据了日本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兴奋的科恩还在去赛场的路上抱住庄则栋,将一件别有美国乒协纪念章的运动衫回赠给他,这一情景又出现在了日本的各大媒体上。
在比赛即将结束时,美国队员看着与中国建交的加拿大等国家的运动员访问中国十分羡慕,流露出想获邀访华的愿望。中国代表团立即向国内汇报。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认为并不是恰当的时候,决定不邀请,毛泽东表示同意。但到了晚上11点多钟准备休息前,毛泽东突然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4月7日凌晨,消息传到日本名古屋,准备回国的美国乒乓球队喜出望外,但不敢确定接受访华邀请是否违背美国实行的限制美国公民前往中国的禁令。团长斯廷霍文打电话向美国驻日本大使馆汇报,大使不在,值班的政治处主任比尔·坎宁安一面鼓励他们接受中国的邀请,一面“越权”上报美国国务院并转尼克松总统。尼克松上台后一直在探寻解冻中美关系,他立即同意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4月9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从日本启程访华,到达北京的当天下午就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科恩在这样庄重的外交活动中毫不拘谨,他主动问周恩来对美国青年中流行的“嬉皮士”的看法。周恩来的谈话和会见照片登载于报纸上。
当时的许多中国人看到科恩留着一头长发觉得不可思议。科恩在与中国运动员的表演赛时,穿的是一条扎染的喇叭裤,头上用红色束带把长发绑在脑后,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时,做出毫不搭调的美国式扭摆舞动作,还喜欢把脚跷到桌子上绑鞋带,走路也是连蹦带跳,这与中国运动员排着整齐的队伍,挺胸迈步行走形成鲜明对照。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结束回国后,球员大都回复到平静的生活。科恩由于长期生活颓废,经常吸食麻醉性药物,精神和身体受到损害。2004年4月6日,52岁的科恩病逝,美国的各大媒体几乎没有相关报道。
(《南方周末》7.30 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