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京畿重镇张家口

    《 文摘报 》( 2015年08月08日   08 版)
    张家口的标志大境门

        北京和张家口将携手举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个令无数国人振奋的消息。现实中,人们对冬奥会一点不陌生,但对张家口的历史却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带您一起步入历史长河,了解张家口(民国时称张垣)这座京西北重镇的前世今生。

        先有宣化城后有张家口

        提到今天的张家口,就必须先说说宣府。宣府即今张家口市下辖的宣化区。但在历史上却是先有宣化后有张家口。

        在秦代时,如今的宣化属上谷郡的管辖范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将其十九子朱橞封为“谷王”,并令其就藩宣府。朱橞到达这里后便开始按照“王城”标准修建谷王府和宣府城池,并加固城外周边的长城来巩固边防。这使得宣府的城市建设迎来了第一次飞跃。

        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成祖继位后,便命令谷王放弃原有封地,到湖南长沙就藩。谷王被迁到长沙之后总是以靖难功臣自居,甚至滥用自己的权利为害乡里。最终谷王被朱棣判了个“终身监禁”,撤销藩王封号。

        谷王虽然撤离了宣府,但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宣府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府城。作为大明朝防御蒙古侵入的“九边”重镇之一,这座府城下辖七个路城和一个驿城。

        那时候的张家口,只是宣府“万全右卫”路城统辖下的一个堡城而已。作为一处屯兵重镇,宣府城内也布置有各种军事和行政衙署,还有大量的仓场和各种军用设施。明初的“移民政策”也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活力。靖难之役后北方人口骤减,因此永乐皇帝从内地迁徙了一批军民到北方汉蒙边境地带屯住,单是迁往宣府地区就有15万众之多。一些张姓的居民所屯住的宣府西北一座长城脚下的小镇,就以居民的主要姓氏命名为“张家庄”或“张家口堡”。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座边境小村镇渐渐崛起,甚至到最后竟然取代了宣府的地位,这就是如今的张家口市。

        从军事小镇到繁荣省会

        宣德四年(1429年)指挥(官名)张文开始在这里修筑堡垒,并将其命名为“张家口堡”。这应该是张家口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史册记载当中。其上一级建制城市宣府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决定了这座军事堡垒的地位,即和其他边防堡垒一起构筑了京城西北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明成祖的“天子戍边”政策——将京城定位在汉蒙对峙的最前线,最终孕育出了北方的这些军事重镇。

        到了清朝,由于推行“满蒙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北方的长城防御体系实际上已经失去作用,清政府更是在张家口一带的长城上开辟了新的“豁口”,并在此豁口基础上建造了大境门(即上书“大好河山”的城门建筑,四个字由后来的察哈尔省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书写),以方便口内外居民的往来。如今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的大境门,已成为张家口最知名的历史遗迹,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的大境门,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

        雍正年间,朝廷开辟了一条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后前往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的商道,以供俄商人往来。作为终点站的张家口,自然也就成为中俄贸易的重镇,商道开通前的康熙年间张家口仅有旅蒙商号30多家,而到了道光年间则增加到了280多家,张家口成为北方的一座商业都会。大量晋商云集于此,甚至使今天张家口的话听上去更像是山西方言。

        随着清政府的日趋没落,在俄国人之后,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来到张家口设置货栈、洋行,开展贸易,攫取利益。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之后,更是促进了张家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张库公路输送并云集在张家口的物资可以通过这条铁路运往京城,再通过自北京出发的各条铁路运往全国。可以说张家口实际上是河北省又一座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另一座即石家庄)。

        到了察哈尔省成立(1928年)之前,张家口的各类商号已经达到7000余家,各类银行共有38家,贸易总额达到1.5亿两。察哈尔省成立之后,这座北方新都会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察哈尔省的省会,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甚至日本、美国和苏联都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

        在政治上,张家口也处于要冲地位,被各种力量所倚重。1939年,蒙古亲王徳穆楚克栋鲁普仿效伪满洲国,成立伪蒙疆自治政府,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并把“首都”选定在了张家口。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攻下张家口,这是中国共产党军队从日伪手中夺回的首座省会城市。有意思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家口不仅是察哈尔省的省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也一度在张家口办公。察哈尔省于1952年撤销,张家口从省会城市降级为地级市,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首府也正式迁往呼和浩特。政治中心迁移之后,张家口也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元中都(张北)与元大都(北京)

        自张家口驱车一路向北,就到了张北县。说到这里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那里有一条美得让人心醉的中国式“66号公路”。而说到元代的“中都”在张北县境内,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座城市是蒙元王朝兴建的“四都”之一。“四都”指的是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境内),元上都,元大都和元中都。其中哈拉和林、元上都和元中都这三处城址如今只剩下一些建筑基础,成为了古城遗址。而元大都则存留至今,也就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所以从这个角度论的话,张北这座元中都和北京还是亲兄弟呢!

        元中都兴建于武宗海山在位期间(1308-1311年),元代皇帝每年都要北巡上都,并在那里居住一段时间。而中都城位于前往上都的路线途中。最早这里只是一座皇帝中途休息的行宫,至元武宗时始建为城市,有学者认为整座中都城就是仿照大都的规制而兴建的。从今天残存的中心大殿的台基来看,其规模绝不亚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武宗如果在位时间再长一些,恐怕最终被放弃的都市就会是元大都城了。这样一来,北京和张家口的位置就有可能会调过儿了。

        然而历史就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虽说这座新都城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宫殿主体工程的建设,但武宗在位仅仅四年便去世了,而这之后元中都就被后来的统治者废弃了。它的命运竟然和位于安徽凤阳的明中都有着相同之处(明中都建设到一半明太祖朱元璋下旨罢建,后来凤阳紫禁城基本上成了皇族监狱)。到了元末这座废都又遭到红巾军的焚毁。如今张北县在这里兴建了元中都考古公园。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才从张北县单独析出的崇礼县,成为了北京市民休闲和滑雪的好去处,而随着冬奥会的申办成功,这里将成为主要的比赛场地。

        多元张家口

        张家口下辖的其他一些地区也是各具特色。涿鹿县据称是著名的涿鹿之战发生地,炎帝与黄帝联合,在涿鹿打败了东夷族首领蚩尤,奠定了炎黄部落,即华夏民族的发展基础。虽说至今涿鹿之战的具体位置并没有定论,但是作为直接用“涿鹿”两个字来命名的涿鹿县,其意义是非比寻常的。

        蔚州即今日蔚县,是张家口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非常有名。“蔚”在这里不读“wèi”音,作为人名地名时要读作“yù”。如今蔚县的古城墙仍保存完好,城内还有玉皇阁、南安塔等多处古建筑,上至辽代,下至明清都有遗存。谈到蔚县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这里“出产”的一位名人——大明第一宦官王振。王振是明朝首个专权的宦官,他本来是一位教书先生,入宫后服侍年幼的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由于王振在和蒙古交易的过程中耍了心眼狠赚了一笔,蒙古大军南下报复。年轻气盛的皇帝同意了王振的提议,统帅五十万大军北征,没想到由于组织不力(主要还是王振总是提各种外行的建议),大军和蒙古军队还没有正面接触便开始撤退,而回来的路上王振心血来潮,想让皇帝到自己的家乡去看一看,于是大军朝蔚县开拔。走到一半,王振突然想到大军一过,老家的庄稼地会被践踏,于是又赶忙下令部队再次返回原路。这一绕路使得蒙古军队从后面给明军致命一击。最终在怀来县土木堡(当时属宣府),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愤怒的明军将领击杀。

        (《北京晚报》8.3 杨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