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引起老年人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其特征是在某些特定的动作之后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发作,包括抬头、翻身或弯腰后直立时。这种眩晕大部分病例病因不明,有时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理即能自行缓解。
2.后循环缺血 这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后循环也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椎-基底动脉结构异常或疾病均能使椎-基底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后循环缺血,产生眩晕、平衡失调感、晕厥前状态等。
3.高血压 当平均血压上升到180mmHg以上时,脑血管由收缩转为扩张,过度的血流在高压状态进入脑组织,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昏迷。
4.精神源性眩晕 这是由于躯体性疾病所诱发的急性眩晕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疾病的反复发生使前庭中枢或外周系统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从而使原发或继发的精神源性眩晕互相影响,长期迁延不愈。
(《文汇报》7.20 吴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