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21日 星期二

    老人如何第二次融入社会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21日   02 版)

        人老之后,易与社会脱离,产生情感空虚、社交渠道匮乏等问题。天津尝试利用老年人的知识、技术、生活阅历,重建“有用感”;资助成立老年社团,带动老年人“有事干”;出台专门法规,要求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

        在天津开发区华纳社区三楼社区剧场,一场刚退休老年人心理疏导培训活动正在举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艳梅针对刚退休老年群体“退出岗位、融入社会”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专业分析与讲解,100多位老人参加。“我刚退休时浑身不自在,有钱没地花,没事干,看谁都不顺眼。今儿听了刘老师讲课,以后给自己找点儿乐子,心里舒坦多了。”一位来听课的老爷子说。

        “有用感”是最重要的心理支撑

        “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仍被人需要的感觉是最有价值的,也是老年人最重要的心理支撑。”80岁的李德华老人精神矍铄,自己从家溜达到社区服务中心。李老退休前是天津滨海新区一家医院的院长,胸科专家。退休20年,每周三一上午用来义诊成了李老的习惯。“把老年人的知识、技术、生活阅历发挥出来,心里舒坦,身体自然健康”。

        “政府可以提供社区养老、居家的硬件基础,但老年人情感慰藉更多还是需要社工和志愿者的支持。”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坦言,“需要让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社交活动,协助老人‘第二次’融入社会、实现退休后的人生价值”。

        “再来推销,我直接领到居委会去!”

        “谁也别给我推销东西,再来我就直接领到居委会去!”康翠社区王大爷今年93岁,衣食无忧,但曾被推销员坑害过,损失了四五万元。社工了解到王大爷因缺乏与人沟通的机会,所以才被推销者骗取信任,一面组织社区邻里给王大爷庆生,一面和王大爷签订了《信任协议》,明确再有推销者上门,首先要经过社工鉴定确认再决定。老人遵守承诺,果然再也没有受骗。

        天津是全国最早的老年型城市之一,今年年初,天津出台我国首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地方性法规——《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其中明确要求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应当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

        “自助、互助、帮助、援助”,天津开发区城管局局长孙爱军这样定义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支持模式。“自助”,就是通过讲座、心理干预等形式,引导老年人主动调整心态,适应晚年生活,走出“将就过”“没人管”的消极心态。“互助”,开发区在15年前就成立了老年人协会,2009年又建立老年人互助俱乐部,帮老年人“抱团取暖”。“帮助”,是依托于开发区成熟的社工和志愿者网络,为有需要的老年朋友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目前开发区每400户是一个网格,配备一个专职社工,详细了解网格内每位老人的精神状况。”对个别情况不乐观的老人,还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

        (《人民日报》7.13 靳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