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

    《红楼梦》中大荒山指长白山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16日   06 版)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大荒山、无稽崖指的是何处呢?据我几十年来的研究与实地考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便是我国塞外第一名山长白山。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国,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长白山正在其境内。不咸,是蒙语,即神仙的意思。吴士鉴的《晋书注》中明确指出:“不咸山,即长白山。”

      到了东汉与魏晋之时,不咸山改称为盖马大山。《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清代所编的《吉林通志》中明确指出:“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县境之山,则《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无疑。”

      一直到了辽、金时代,这大荒山才改为现代这个名称——长白山。当年,辽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向东扩地直至日本海。由于长白山那巍然壮丽的景象不同凡响,“山色纯白,终年积雪,远而望之若珠宫玉阙,近而视之如瑶林琪树”,因此,他们便开始将古之大荒山、不咸山、徒太山,改称为长白山。加上辽、金、元、清等北人入主中原后,特别是身居长白山一带的金、清两朝女真族的入主,更是把长白山渲染得神乎其神,人们哪里还记起古时那些含含糊糊的名字呢?

      就在这座神仙所居的山顶尖上,有一座世上罕见的高山湖泊——天池,在天池的四周,环堵着16座奇峰,而这16座山峰个个挺拔危峙,气势磅礴,其中尤为奇特的是天豁峰,云崖绝峭,怪石崚嶒,山峰形状奇特,前人描绘其状曰:“峰起双尖,中辟一线,有豁然开朗、令人不可思议之趣。”传说,山峰中间的这道山豁,便是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将其劈开的,此说,又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仿似。山峰上的石头多呈赤褐色,远处望去霞光瑞气,不同凡响。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经随康熙圣驾东巡来到长白山下,当他遥祭这神山圣岭,自然也会联想到昔日所闻的补天石一说。从东北归来后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许多抒情诗,其中,怀念这块“补天石”的诗也有两首。由此可见,大荒山与补天石一说,在曹家已是几代人相传的神话了。

      (《博览群书》2015年第7期 邓加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